在门诊总会遇到有些长期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到最后即使提高到最高剂量也无法控制好血糖的病人。当医生提及可能要打胰岛素时,大多数的人脸色会变得铁青。有些人直接了当地说,他绝对不打,因为人家告诉他,打胰岛素会上瘾,打了就停不下来,而且会越打越重。我想,这是不对的观念,当你身体内制造胰岛素的胰腺细胞没有作用的时候,就不得不用外来的胰岛素(目前多是基因工程制造的人类胰岛素)来补充。这就好像甲状腺功能低下要补甲状腺素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甲状腺素有口服药而胰岛素则必须要用打针(皮下注射)方式给予。
很多人在接受胰岛素是身体必须的荷尔蒙之后,也很难接受胰岛素一定要用注射方式给予的观念,因为他觉得很麻烦也很“难看”(可能会让人觉得自己在打禁药或者让人觉得自己病入膏肓到需要打针的程度)。为什么没有口服胰岛素?这的确是很多人心中的问题。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在它经过消化道时,必然会被小肠内的消化酶所破坏,而失去原有的效用。目前,在国外有研发出把胰岛素包在带正电的微脂粒及包被上无通透性的聚合物来防止胰岛素被消化酶分解,但其低效价及吸收差异很大,却仍是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吸入性的胰岛素也有人发明出来,如此虽然可避免被消化酶分解破坏但其低生物利用率及造成鼻子充血不舒服,流鼻水等问题也待解决。除此最外,胰岛素贴片(经皮吸收)也有人发明:在皮肤通上低电量的情形之下,高度离子化的胰岛素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以上种种不需要打针的方式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试验。所以,目前,在台湾,胰岛素仍然必须使用皮下注射或者静脉静滴给予,
第2型糖尿病病人在开刀、怀孕、严重感染或无法进食等情形下必须暂停使用胰岛素,等到生产完或情形改善后再换回口服药。而若其发展至胰岛素的细胞没有作用时,则必须长期使用胰岛素。与第1型糖尿病人一样,不论你是暂时需要或是长期需要使用胰岛素,请不要把胰岛素当成吗啡,这与“上瘾”是绝对不同的,只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对于胰岛素必须靠打针的这件麻烦事,科学家仍继续在努力改善前述替代方法的缺点,方便、有效不用打针的胰岛素给予方式是可以期待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