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上门诊的时候碰到这样的一些患者,他们拿着彩超报告单或者自己无意中摸到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区有肿大淋巴结,经过认真的“百度”学习后,担忧的找到血液科医生,寻求淋巴结肿大的原因。由于宣传不到位,再者有些患者、家属的过度关注,使得浅表淋巴结肿大的问题困扰着很多患者。今天就和大家简单科普一下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一般在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邻近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无压痛。当淋巴结受到炎症感染、内外因素刺激、肿瘤细胞扩散、反应性增生等长期刺激后,淋巴结会逐渐增大,超过正常范围,统称为淋巴结肿大。
二、哪些原因可引起浅表淋巴结肿大?
1.感染: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症是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原因。如急性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龈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附件炎、盆腔炎等。
2.肿瘤:(1)大多数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为首发症状。(2)恶性肿瘤晚期,如肺癌、胃癌、食管癌、鼻咽癌、肝癌等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转移,引起淋巴结肿大。(3)各型急慢性白血病、浆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也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
3.反应性增生:坏死性增生性淋巴结病、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变应性亚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
4.细胞增生代谢异常: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脂质沉积病、结节病等。
三、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做哪些检查?
1.体格检查:对判别淋巴结肿大至关重要。
触诊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压痛、活动度、有无黏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瘢痕等。
2.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淋巴结肿大提供科学依据。
(1)血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对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2)骨髓检查: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3)血清学检查: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做嗜异性凝集试验。怀疑感染所致,可进行相关感染指标检查及微生物学检查。
(4)其他器械辅助检查:X线检查、CT检查、B型超声、纤维内镜、淋巴管造影等检查,可协助明确有无深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对原发病灶的部位及性质提供依据。
(5)淋巴结活检检查:是诊断浅表淋巴结肿大的重要方法,也是诊断浅表淋巴结肿大的金标准。临床以完整淋巴结切除活检最为首选。
四、浅表淋巴结肿大都需要做淋巴结活检吗?
多数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自行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例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牙龈炎等引起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导致颌下淋巴结肿大在临床最为常见。而且这种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多出现于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并常常会持续较长时间,数周甚至数月之久,大多会过一段时间自行恢复正常,并不需要特殊处理。需要动态进行观察,定期来血液科随诊,根据浅表淋巴结变化情况,规范性诊治,适时进行淋巴结活检检查
五、出现哪些信号,要高度怀疑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一旦确诊淋巴瘤,早期、及时、规范进行治疗,将获得满意疗效。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