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道的”朋友——脚癣
2020年12月10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杨丹

  很多人一回到家做的事情恐怕就是双脚放松,换好拖鞋,却突然发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味,让人有些难为情。所以,这次的小科普,就为大家带来这个“有味道的”朋友——脚癣。

  脚癣,有名脚气、足癣(tinea pedis)是发生于足跖部、趾间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有时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仅发生于足背者称体癣。与中医所称的臭田螺、田螺疱相类似。

  1.多发群体:成年人。

  2.主要病因: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

  3.主要症状:痒、臭、有传染性

  4.所属科室:五官科 - 皮肤科

  5.传播途径:交叉感染。

  6.常见有以下四种类型:

  汗疱型  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亦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

  趾间型  好发于第3、4或4、5趾间,表现为少量鳞屑,自觉奇痒。病人常不自觉的搔抓,有时鳞屑不显著,仅感瘙痒,称为无症状型,但常为带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烂,湿润有渗液。

  鳞屑角化型  表现为足跖、足跟及足侧缘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红色鳞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显,粗糙干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症状较重,易致皲裂。夏季常可出现少数丘疹或小疱。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

  湿润糜烂型  此型多继发于趾间型或汗疱型,多由过度搔抓,常继发细菌感染,局部炎性明显,浸渍糜烂,有明显渗出,自觉痒痛,夏季多见。

  7.用药治疗:根据临床不同病型表现,分别对症治疗:

  (1)对汗疱型或有轻度浸渍糜烂,有少量分泌物者,可于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醋酸铅溶液浸泡或湿敷,每次20~30min(水疱可在无菌处理下刺破),浸泡后用消毒布巾拭干。然后选用以下药剂外涂,如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Castellan涂剂、5%鱼石脂、3%水杨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药,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联苯苄唑霜等(任选一种),慎用刺激性强药剂。

  (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3)对趾间型可参照汗疱型治疗。

  (4)对鳞屑角化型由于患病病程长,治疗需要耐心。开始采用抗真菌作用和剥脱作用较强的酊剂(需渗透力强些)如复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双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过度明显减轻后,改用作用相对较弱的软膏外搽,如半量的复方苯甲酸软膏或10%~20%的尿素软膏等,以巩固疗效和恢复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

  8.脚癣吃哪些对身体好?

  ①应摄取大量的生鲜蔬果、鱼及鸡肉(不含皮)。

  ②多吃含有维生素A食物。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主要有动物的肝脏、鱼类、海产品、奶油和鸡蛋等动物性食品。此外咸带鱼、鲫鱼、白鲢、鳝鱼、鱿鱼、蛤蜊、奶油、人奶、牛奶等也可。

  ③多吃含维生素E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西红柿等。

  9.脚癣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①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②避免可乐饮料、谷类、加工食品、糖等食物。

  ③忌食油炸、油腻食物。

  10.预防护理

  注意局部卫生,袜宜常用肥皂水洗、晒,不宜穿着胶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脚布。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鳞屑;苯甲酸;糜烂;浸泡;水杨酸;脚癣;维生素;浸渍;软膏;高锰酸钾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