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真的这么好吗?
2020年06月22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张凤岚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们的馋虫也随之醒来,渴望吃点新鲜的东西,像荠菜、榆钱、槐花、蒲公英之类。荠菜尤其特别,到处都有、吃法多样,好像没有谁不喜欢。尤其是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来说,野菜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怀念。

  有句俗话说:"三月三,养菜当灵丹。"于是问题来了,从健康的角度说,荠菜真的比常见的蔬菜好么?

  首先,我们来说说荠菜的营养价值。有研究表明,荠菜中含有80%的水分,剩下的20%由蛋白质、维生素C、钙,以及一些其他的成分组成。荠菜的主要优势有:第一,荠菜的蛋白质含量挺高,达到了4%左右。第二,养菜的钙含量特别高。100g新鲜荠菜中大约含有270mg的钙,在蔬菜中可谓一骑绝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些数据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经在卫健委的委托下调査2002年到2012年之间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查来了解大家日常吃饭有没有吃对、吃好。调査的结果可以用三句话总结:吃的比过去好,营养条件大为改善;脂肪的增加尤其明显,所以三高人群越来越多;某些营养元素, 比如钙类,仍然严重不足。

  钙不仅是牙齿与骨骼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是神经系统正常工作必不可少的元素,甚至有研究显示,它对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在我们的餐桌上,虽然蔬菜占有的比例偏高,它们的钙含量又普遍不足。同时,芥菜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不低,却没有什么大用处,毕竟现在营养好了,高蛋白食物有的是;所以,芥菜中的钙类,倒是应该珍惜。

  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改变菜单,多吃一点虾皮、牛奶、芝麻、黄豆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 如果一时半会改不了口味,吃点荠菜或者油菜、黄瓜、芹菜,这些蔬菜的钙含量相对高,也是不坏的选择。

  接下来,咱们说说荠菜的不足之处。第一,荠菜具有铅富集作用。如果土壤被铅污染,荠菜中的铅含量有可能超标。第二,芥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低,平均来说,比常见蔬菜高一些。铅可以在人体内不断累积,影响多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亚硝酸盐稍微复杂一点:如果短期内大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干扰血红蛋白、 降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导致急性中毒;假设每天都吃,吃的量还不小,有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当然,后果轻重取决于摄入量。当然,说这些不是劝大家不吃荠菜,而是希望大家能理解一一。在铅这方面,野菜肯定不如常见的食物品质稳定;如果想控制亚硝酸盐的摄入,多吃几种蔬菜、多吃新鲜的蔬菜,肯定比每天都吃一种菜好。

  另外,荠菜还有一些不确定的部分。有些研究指出,荠菜含有生物碱和类黄酮。生物碱和类黄酮都不是指一种物质,而是许多物质的统称。生物碱其实很常见,茶里的茶碱、 咖啡里的咖啡因、医院用的阿托品等,都属于生物碱。类黄酮同样不稀奇,植物的根、茎、 叶、花和种子中通常能找到一些。

  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搞明白它们的作用,也确实有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结论,比如,大豆里的异黄酮可以改善雌激素不足引起的骨质疏松,对于绝经期妇女大有好处。不过,总的来说谜团比答案多。

  春天到底吃点啥好呢?营养需求跟生理情况有关,小孩、老人、怀孕和哺乳期妇女,以及生病的人,需要注意个人的体质和饮食的禁忌。不管外面是春是秋,总原则都一样:食物要丰富,份量要合适,烹饪要得法。春季,去野外挖荠菜,是一种情怀。这篇文章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荠菜,享用美食。

  需要额外提醒的是,第一,春天容易出现病毒性腹泻,一定要保证食材干净;第二,户外活动适当增加,最好在运动前后补充一些水分;第三,夏天快到了,年轻人为了身材好看节制饮食,老年人认为“千金难买老来瘦”,饮食过于清淡,都是不可取的。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荠菜;野菜;生物碱;榆钱;芥菜;生活态度;亚硝酸盐;蒲公英;槐花;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