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
2020年04月1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代新瑶

  在2003年非典肆意横行的时期带来的伤痛快要被遗忘的之际,2020年的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给人们重创一击。截至2月12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达到非典型肺炎的11.2倍,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达到非典型肺炎的3.9倍。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之下,我们只有在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之下,采取积极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将病毒带来的伤痛降到最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1]),曾用名 2019-nCoV[2],通用简称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正链单股RNA冠状病毒,为2019年底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病原。在疫情爆发期间,研究人员对肺炎阳性患者样本进行核酸检测以及基因组测序后发现了这一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成圆形或椭圆形。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的区别,与SARS的基因同源性仅有82%。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在56℃条件下最多存活30分钟,75%乙醇、乙醚、含氯消毒剂等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多种证据表明该病毒的传染源来自野生动物,与蝙蝠中分离的一种冠状病毒的相似性最高。具体哪种野生动物传染给人上不清楚。病毒已经经历了动物传染人,非常有限的人传人,已经到了广泛的人传人的阶段。因此病毒感染者和无症状携带者均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鉴于这种传播方式,目前大多数病例仍与直接接触有关,主要发生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疫情无情,大家务必做好防护,共同击退病毒。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冠状病毒;病毒;非典型肺炎;预防措施;病例;口罩;肺炎死亡病例;流行病学情况;公共场所;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