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待发,他们毅然选择逆行 浙江医院三位医护人员待命千里驰援武汉
2020年03月1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吴婧

  有这样一群人,不顾危险向前奔跑,因为生命需要争分夺秒;

  有这样一群人,排查每个潜在风险,所经之处,赶走病魔;

  有这样一群人,逆风而行,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让我去”

  “让我去!24小时待命!”这是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呼吸内科护士长王艳红在知晓医院组队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后,第一时间的反应和决定

  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退缩。王艳红说:“这事情还没有告诉老家的父母,但他们肯定会理解并且支持自己决定,等出发前,再告诉父母。”

  这个春节,王艳红本打算带着女儿回老家,安排好了手头的工作,也提早买好了车票。12岁的女儿很期待这次春节老家之旅。“她还在日历上画了圈,数着日子,盼着回外婆家,因为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平时工作比较忙,前段时间碰上流感,也没有什么时间陪女儿。”王艳红说。

  1月22日,浙江省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王艳红正在抢救病人,在抢救病人的间歇,护理部主任刘彩霞给王艳红电话。

  “武汉需要医护人员支援,你们呼吸内科报一个名单,加入应急抢救小分队。”

  “让我去!”

  这样短短两句话,份量如山。

  王艳红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女儿,但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医护人员。

  “我工作22年,在重症icu病房工作12年,呼吸内科工作5年,这个时候,当然我去!”

  等王艳红做完这个决定后,她才空下来,把单位工作群的通知转给先生。然后把车票退了。

  “昨天晚上,我才回家和家人说,丈夫很支持我。父母那边,只说,过年不回家了,没有告诉他们我要去武汉。我父亲也关注浙江的信息,让我做好防护。留在自己的岗位,这是国家的事情,也是医护人员的责任。”王艳红说。

  记者问:“那女儿呢?”

  王艳红顿了一下,“女儿哭了。但女儿说,会在杭州等我回来。”

  “我请战”

  浙江医院ICU(一)胡伟航副主任医师说起驰援武汉,就好像是很日常的去上班,“老职工了,这些都不用说了,应该的。”

  2003年抗击非典,胡伟航在一线,是首诊医生,2013年禽流感,胡伟航是指派援助杭州市西溪医院的医生,面对这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胡伟航只有短短的三个字:我请战。

  他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说起了自己这次待命驰援武汉,“家里人都习惯了,我夫人也是医务工作者,她很支持我。”

  这些年,胡伟航几乎没有在家度过春节,他的春节,就是在ICU的病房里,陪伴着那些患者,常常不眠不休几十个小时,而他依然只有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应该的。

  “马上出发”

  “我可以马上出发!”ICU护士任奇在听到武汉需要医护人员支援的时候,第一时间向护士长报名,他生怕自己不能第一批去,不停强调着,他马上可以出发。

  任奇在ICU工作近8年,作为ICU专科护士,他具备非常强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随时处理突发情况。科室里如果来了疑难危重患者、新发患者,护理任务肯定都先交给他们这几个ICU专科护士,此外他还掌握了人工肺、人工肝、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RRT)、重症超声等ICU高精尖治疗仪器的操作等等。

  加班加点,连续几十个小时看护患者,对于任奇来说再正常不过,他吃得了苦忍得了脏,有爱心有担当,工作中经常获得患者点赞。

  这一次,任奇依然冲在前面,“没关系,我年轻,我能行,我马上能出发!”

  此时此刻,王艳红、胡伟航、任奇已经做好了准备,打包好了行李,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驰援武汉。

  你们是无畏的逆行者,我们等你们平安归来!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艳红;胡伟;医护人员;武汉;女儿;驰援;待命;工作;内科;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