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与梅雨齐至,新一轮黏糊糊、湿哒哒、拼内裤和袜子数量的季节又到了。浙江医院中医内科汪涛中医师提醒,湿热的环境对于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微生物的滋生,容易导致一些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如感染性腹泻、足癣,而蚊虫的滋生也会导致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另一方面,潮湿闷热的环境,容易加重或诱发部分关节肿痛、湿疹、胃肠道不适等病症。因此,夏至时节要特别注意防梅祛湿。
注意起居环境的防梅
梅雨时节,对于杭州人而言,就是一段“衣服晒不干、被子拧出水”的痛苦日子。湿热的环境容易滋生各种病菌,从而诱发皮肤、消化等系统的疾病。
房屋的除湿、通风很关键,尽量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多开窗通风,而在阴雨天气要少开窗,开窗与否主要根据室内外的湿度差。
当然,必要时可以寻求空调、除湿器的帮忙。衣物、被褥也要尽量乘晴朗的日子多多晾晒,当然除湿剂、烘干机也是不错的选择。还有涉水淋雨之后要及时更换衣物,以防寒湿内侵。
注意饮食
“上工治未病”,做好防湿、避湿的工作比等感受了湿邪再去治疗更加重要,因此要做好“进口”的工作。
1.梅雨期间,食物易霉变,隔夜菜、剩菜等尤须注意,尽量做到不剩菜、不吃隔夜菜。此外吃小龙虾、路边摊的时候也要注意店铺的卫生情况。
2.注意容易助湿的食物。甜食,尤其是冰淇淋、雪糕、蛋糕、以及可乐等饮料尽量少吃,平时饮食中也要注意少加或不加糖;酒精饮料,啤酒、红酒、白酒、黄酒均是湿重的食物,要特别注意;生冷瓜果如冰西瓜、桃子等,注意适量;肥腻之品及海鲜,大鱼大肉、虾蟹、油煎油炸等食物,也会助湿,需要注意。
芳香辟秽
在中医而言,芳香类的药物多具有除湿、辟秽的功效,因此,常用来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挂菖蒲、艾草,薰苍术、白芷,佩戴香囊等习俗也由此而来。
湿邪为病,容易困住气机,出现头身困重、神疲乏力、食欲下降、大便不爽,甚者流注肌肤关节诱发关节肿痛、湿疹、水肿等病症。芳香类的药物一方面可以通过辛散的作用除外湿,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除内湿。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一些辛香之品,辛香的如紫苏、花椒、陈皮、胡荽(香菜)、生姜、砂仁、豆蔻、草果、罗勒等,一者使湿从汗解,一者调节胃肠功能及食物滋味,一举数得。
此外也可选用芳香药物外治,如浙江医院研制的避瘟驱蚊散,还有一定的防霉驱虫的功效。有需要的朋友可向浙江医院中医内科咨询。
淡渗利湿
中医一直有一句话叫做“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意思就是说,治疗湿邪导致的疾病,不利小便是不行的。利小便能给体内的湿邪以出路。生活中常见的薏苡仁、茯苓、赤小豆等均有很好的利水除湿的效果。此外葫芦、丝瓜、冬瓜、白扁豆等均有一定的清暑祛湿的功效,可酌情选用。
如果由于湿邪而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的。中医对于湿证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如“辛温化湿、苦味燥湿、淡渗利湿”等,对于常见的肢体困重乏力、胃脘不适、湿疹、水肿、关节肿痛、寒湿腰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简易食疗方
1.砂仁陈皮茶:
阳春砂3~6g 陈皮3g
用法:上述二味,以开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功效:醒脾开胃,温中化湿
适应证:胃脘胀满不适,食欲不佳,舌苔白活白厚的人群。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者忌服。
2.苡仁冬瓜汤
薏苡仁30~50g 冬瓜250g
用法:上述二味,加水适量,煲汤,勿加汤,可加少量食盐调味
功效:利水除湿
适应证:湿疹,自觉关节肿胀,小便不畅者。
注意事项:严重湿疹、水肿患者需至医院就诊。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