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闯了“祸”的大闸蟹
2019年12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蒋剑波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至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对于吃货们来说是绝对不会错过这品尝美味的绝好时机。但是物极必反,因为吃而出现问题的故事还是屡见不鲜的。就在不久前,某医院急诊室就接待了一位体型肥胖因腹痛来就诊的陈女士,进院时一直捂着肚子,一脸痛苦表情求救于医生,询问病史后才知患者特别爱吃海鲜,尤其是黄多的母蟹,腹痛前连吃三天大闸蟹,随后医生结合病史通过专业判断予急查血,结果提示血脂高达15mmol/L以上,结合CT判断陈女士患了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情况危急,随即安排入住消化科,经过禁食、补液、降酶等一系列专科治疗后,陈女士的血脂基本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明显好转,同时她也深刻意识到这次贪吃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

  此次陈女士幸亏治疗及时,没有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讲到这里,大家心里肯定在想: 吃几个螃蟹怎么会得胰腺炎呢?血脂高跟胰腺炎又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为大家解释。

  首先,螃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是如果你患有以下疾病时就只能浅尝辄止了。比如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最好不要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否则会加重病情,而陈女士过去体检就是高血脂,所以对于她来说连吃三天大闸蟹就是此次发病的导火索。那么血脂高怎么会得胰腺炎呢?原来高脂血症之所以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是由于高甘油三酯会导致酯球微栓影响胰腺微循环,同时胰酶分解甘油三酯,导致毒性脂肪酸损伤细胞而引发或者加重急性胰腺炎。研究发现,当患者血中的甘油三酯大于等于11.3mmol/L时,极易发生急性胰腺炎。对于肥胖的病人发生急性胰腺炎后,因为严重应激、炎症反应,血甘油三酯水平迅速升高,外周血样本中可以呈现明显的酯血状态,常常作为继发的病因,加重、加速急性胰腺炎的发展。

  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中已经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治疗方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出现腹痛时,绝对不可以忽视,尤其是严重时呈后背部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应当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诊断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当然防患于未燃,预防才是关键,对于肥胖人士,日常生活中避免暴饮暴食,低脂饮食,加强锻炼才是关键,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嘱服用降脂药及胰酶制剂,切忌自行停药。因此,腹痛症状无小事,及时就医是关键,让我们管住嘴,迈开腿,不要让“祸”因口而出。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腹痛;螃蟹;血脂;天大;病史;女士;甘油;医院急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