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 ,又叫泌尿结石或尿石症,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
尿石症病人的年龄高峰在25-40岁之间,女性有两个高峰,即25-40岁及50-65岁。出现第二个高峰可能与女性绝经及骨质疏松有关,2-3%的结石病发生在2-6岁的儿童身上,常与尿路感染、先天畸形有关。男:女约为3.1-9.46/1,各地区差异较大,其中男性患上尿路结石约是女性的1-2倍。
尿石症的发病原因多种:一:原因不明、机制不清的尿结石称为原发性尿石。
二:代谢性尿石,这类结石最为多见,是由于体内或肾内代谢紊乱而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特发性尿钙症引起尿钙增高、痛风的尿酸排泄增加、肾小管酸中毒时磷酸盐大量增加等。基形成的结石多为尿酸盐、碳酸盐、胱氨酸黄嘌呤结石。
三:继发性或感染性结石。主要为泌尿系统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变形杆菌可将尿素分解为游离氨使尿液碱化,促使磷酸盐、碳酸盐以菌团或脓块为核心而形成结石。此外结石的形成与种族(黑人发病少)、遗传(胱氨酸石遗传趋势)、性别、年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营养状况以及尿路本身疾患如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均有关系。
其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剧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并沿输尿管向髂窝、会阴及阴囊等处放射;出现血尿或脓尿,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常呈桑椹样,棕褐色。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在X光片中可见分层现象,常形成鹿角形结石。尿酸结石质硬,光滑或不规则,常为多发,黄或红棕色,纯尿酸结石在X光片中不被显示。胱氨酸结石光滑,淡黄至黄棕色,蜡样外观。
那么如何预防泌尿系统结石呢?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500-4000ml,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较小结石自行排出,还阻止结石继续生长,减少尿路感染机会。强调一天时间内均匀分配饮水,多喝白开水、矿泉水,而不是浓茶、咖啡、可乐等饮料。
2.平衡饮食:在饮食中应减少动物蛋白、脂肪、钠盐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粗粮和纤维素的摄入,使荤素平衡摄入。有人认为“既然多数结石中都含有钙,那么就应该尽量不摄入钙”,这是过犹不及的想法。长期钙摄入量不足,可能导致人体骨质疏松。所以我们提倡的是,每日应该摄入生理需要量的钙,尽量从乳制品、豆腐和小鱼中获得钙源。
3.禁忌饮食:对于尿中草酸含量高的人而言,应该少吃杏仁、甜菜、芹菜、菠菜等食物;尿中尿酸含量高的患者,应减少动物内脏、家禽皮、鲱鱼、沙丁鱼、凤尾鱼的摄入。
4.积极治疗:如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尿路异物等疾病。有病要早治,早治可用微创疗法。如果长期积累,“结石就跟珍珠似的,一层一层越长越厚,越来越坚硬”,久拖不治到最后微创手段治不了了,最终就要开刀。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