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术后卧床患者中发生率较高,这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严重者易致残,甚至出现肺栓塞而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临床护理中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近年,国内DVT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其引起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栓塞后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实施科学、有效的 DVT 预防措施尤为必要。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一 药物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的应用是预防DVT发生的基本方法。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肝素及利伐沙班。在使用这些抗凝药物时,必须按时检验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二 机械与物理预防措施
利用充气或者加压原理,通过挤压下肢相关部位,促进血液流动,缓解静脉淤滞,减少DVT发生的可能。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联合应用于DVT预防[14],特别适用于不能应用药物预防和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常用的有渐进式压力长袜、间歇充气压力泵及足底静脉泵。
三 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经络调理,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常用的护理技术有手法按摩取穴(足阳明胃经);针灸针刺关元、双侧三阴交、双侧委中穴;丹参、川芎、鸡血藤、桂枝、桑枝、木瓜、炮附子、川乌头、赤芍药、透骨草中药浴足。
对于具有DVT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该以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为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病情观察和有效护理,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DVT的发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