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症状就可以停药?高血压的这四个误区千万不能踩!
2019年12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黄彦颖

  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碰见高血压患者询问:“我现在量的血压值偏高,但我没有任何症状,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或者有人会问“降压药一开始服用就不能停了,那我就不要开始吃了,那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危险?”还有人问“我之前血压挺高的,吃了一段时间降压药,现在血压已经正常了,我是不是可以不吃了?”

  针对高血压用药的误区,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挂靠浙江医院)副主任、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俞蔚总结了四个容易犯的误区。

  误区一

  过早服用降压药

  会产生“抗药性”?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担心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事实是,降压药不会产生“抗药性”,长期服用药效也不会减低,更不会无效。一般早期轻度的高血压患者,通过严格非药物疗法使血压达标者,暂可不需用降压药外,绝大多数患者越早服药获益越大。

  误区二

  没什么感觉或症状

  就可以不用药?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大都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心血管病和脑卒中,才有了“感觉”,一切都太晚了。

  血压升高对心、脑、肾靶器官造成慢性持续性损害,严重的会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脏病。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证明,控制好血压,可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每周至少测量血压1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及用药。

  误区三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

  如果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就更为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根据医嘱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少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四

  自作主张购买“降压药”?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生的医嘱用药,而是按照病友或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纯天然”;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有害的,也不安全。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医生诊断、评估,结合个体情况用药。

  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

  2012年,浙江医院成立了“高血压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在高血压的临床规范诊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诊疗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评估、康复运动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科室医疗能力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在高血压防治、康复和管理技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对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社区综合干预管理技术位于全国前列。2019年8月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通过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委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认证,成为了浙江省首家“中国高血压中心”认证医院。

  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具备规范开展高血压的临床诊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评估筛查和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筛查项目和技术,继发性高血压筛查项目,包括内分泌疾病筛查:血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测定、血醛固酮、肾素、皮质醇、ACTH活性测定,肾上腺中心静脉取血术,垂体、肾上腺MRI、双侧肾上腺CT薄层扫描等;呼吸系统疾病筛查:睡眠呼吸监测仪,压力滴定仪等;肾病相关疾病筛查:肾穿刺、肾动脉CTA等;高血压相关疾病基因检测等。

  此外,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特色开展运动平板试验、心肺运动试验等心肺功能评估检测项目,通过心脏康复慢病管理模式,运用药物、运动、心理和睡眠、营养、戒烟五大处方,对高血压患者展开全方位管理。尤其是运动康复,通过心肺功能评估,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指导患者科学运动,达到早期、规范、平稳、长期降压,保障了患者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若您平时服药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大、控制不够理想,或是您还不清楚自己是否患上高血压,建议您进行规范的血压监测评估。

  浙江医院高血压中心提供规范的血压监测评估,通过完成问卷调查及多种方式的血压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及其易患因素,及时干预治疗,您将免费测量诊所血压及动态血压、免费借用家庭自测血压设备7日。所有项目的检查完成后,我们会把检查的结果反馈给您。欢迎前来参加!或者拨打电话0571-87964761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血压;降压药;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误区;评估;靶器官;浙江;继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