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脏安全加把“锁”!动态心电图能查出什么病?
2019年10月30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潘葛凤

  很多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就医时亲述这样的身体状况:在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闷,气短,乏力,可是来到医院检查心脏,做个心电图,都正常。怎么办?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夏明医师说,心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特别是心肌缺血和阵发性心律失常几乎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而常规心电图却很难检测出来,这时候,患者就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了。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通过随身携带的记录器,连续不断地监测人体24小时的心脏跳动情况,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为各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据。它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其独特优势在于记录时间长,能反映活动状态的心电变化,从而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作短暂静态记录的不足。

  什么情况需要做

  1.日常生活中不时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昏,或晕厥等疑似心脏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往往查无实据而诊断困难。此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偶发、短阵心律失常或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从而使患者得到明确诊断与治疗。这是动态心电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情况之一。

  2.对常规检查已有发现、但其性质或潜在风险尚不完全明确的一些心律失常,可借助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收集大量的心电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常能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发生频率及风险程度等。

  3.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漏诊率较高,动态心电图24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变化,不仅能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还能显示缺血发生的时段、持续时间、出现频率、缺血程度及其与患者活动、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切实可靠的客观依据。

  4.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常用于评价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性能。对于监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注意事项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在患者身上带上小盒子(就是动态心电图机)连接电极线和电极片,因此,不可以接近强磁场和强电场,会干扰心电记录。

  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可以戴回家,走路、吃饭、睡觉都可以的,简单的活动也是允许的。患者尽量不要穿棉内衣,会产生静电干扰。不可以洗澡,这样避免电极脱落,导致检查失败。最好不要过度活动上半身,因为肌肉活动产生电位过多过强会干扰心电活动记录。每次患者有不适感时,要及时记录好发作时间。

  一般来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检时,心电图即使心脏正常,最好也加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因为早期的心肌缺血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而老年人更加难以察觉。老年人每年定期做动态心电图,可以为自己的心脏安全加把“锁”。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心脏;老年人;监测;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心血管病;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