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康复后想在毕业典礼上邀请医生一起跳舞
2019年03月27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郭俊

  浙江在线-健康网3月27日讯小周今年17岁,无法想象,此前还在运动场上获得1500米长跑冠军的她,转眼却几乎丧失了肢体协调力。去年9月29日,念高二的小周在运动会后因为脑出血突然倒地,据悉,小周的脑出血是由于剧烈运动诱发先天畸形的颅内静脉血管破裂所致。

  去年10月4日,小周完成开颅血管畸形切除术。术后,小周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功能出现了一定的损伤,不能够轻易的稳定站立,无奈之下,小周决定休学。

  17岁少女长跑后倒地 ……

  醒来后:我还能跳舞吗?

  康复训练是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运动能力康复的重要手段。而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前3个月是最佳恢复期,在这个时期给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自信心的恢复,并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时患者的痛苦。

  休学的时间里,小周一直寻求合适的康复方案,使自己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去年10月底,小周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康复治疗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刘晓林副主任医师回忆,小周刚来时平衡感很差,四肢不协调,光靠自己无法行走。“在我们的推荐和鼓励下,让小周尝试进行天轨系统康复训练。”刘晓林介绍,天轨系统是用来帮患者进行运动康复的辅助设备,既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其跌倒,又起到步行锻炼、肌肉康复的作用。“小周的康复计划包括减轻负重和步态重建两方面。一开始,我们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采用的是14负重,接着循序渐进,达到13负重、12负重以及全负重,最终使患者自行行走。”

  康复5个月后恢复协调力

  “想在毕业典礼上邀请医生一起跳舞”

  一个月后,小周的协调能力有所恢复。据她母亲透露,身高170的小周身材一直很好,还喜欢舞蹈,专业学习了拉丁舞,在手术之前,协调能力比一般人要好。为此,浙江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专门为其录制了“康复操”视频,并在作业治疗师的指导下,一边进行天轨步态训练,一边跳操,以增强协调力。

  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坚主任医师表示,在康复作业治疗中,常常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各种活动来治疗患者的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作业治疗师通过提高患者的能力,改造环境,改良作业活动等方式提供多种支持,发挥患者身心的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普通的天轨训练或许对小周来说会有些枯燥,所以我们因人而异的选择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活动,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及参与意识,让作业治疗师陪患者一起跳操,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心可以增加治疗效果,作业治疗师还想到让家人和朋友同时参与治疗,让小周将学会的上下肢协调有氧操,带回家教自己的小表妹一起做,以此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根据患者功能能力情况,跳操的难度也会有不同的设计:当平衡功能不好的时候,将患者置于天轨保护下训练;当效果渐佳时,慢慢脱离天轨跳;上下肢协调操的复杂程度也可以随着患者平衡协调能力的提高而增加。

  经过5个月的康复训练,小周的平衡感和肢体协调能力基本已经恢复到原来的90%以上。3月13日,小周和妈妈一起来到三墩院区康复治疗中心,和陪伴她一起走过最艰难日子的作业治疗师告别,她说,过段时间就重回学校上学,以后还会学跳舞,想在毕业典礼上邀请治疗师一起表演。

  康复训练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走心”的人文关怀 能让患者恢复更快

  “像小周一样的康复治疗方式,运用其实很多。”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周惠婷技师介绍,人体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发挥需要大量重复(3000~4000次重复训练)才有意义,比如,单纯的举哑铃对我们的神经可塑性是没有帮助的,有推动力的去做这3000~4000遍对我们的神经可塑性才有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患者的角色,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去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活动,在不同环境刺激下的训练,从而改善患者身体结构功能和能力。

  65岁的方大伯自退休后就爱好交谊舞,去年因为丘脑出血,导致感觉功能衰退,平衡协调能力减弱,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方大伯在三墩院区康复治疗中心,借助天轨系统以及曾经痴迷的“慢三”“慢四”,渐渐开始恢复。

  周惠婷称,很多人想象中的康复训练,都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我们的作业治疗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只有我们“走心”,更好的去了解患者,对症下药,患者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恢复。

  本文指导专家

  林坚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副会长。从事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脊柱脊髓损伤康复、脑卒中康复、骨关节损伤疾病康复及老年康复等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复杂、疑难的康复问题,承担多项省厅级课题研究,在国内康复专业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

  专家门诊:

  周三上午(灵隐院区)

  名医门诊:

  周二上午(灵隐院区)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康复;脑出血;协调;康复治疗;康复医学;治疗;康复训练;肢体;人文关怀;长跑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