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阴雨让心情很低落?对付“季节性抑郁”试试这么做
2019年03月26日 来源:中老 作者 浙江医院吴月静

  浙江在线-健康网3月26日讯这个二月,你身边有多少人在朋友圈、微博上晒天气预报图?未来七天的、十五天的、四十天的?整个二月,“包邮区”的每一个公民,都在怀念流浪去了的太阳公公。连续的阴雨潮湿,让每个人心头也都湿湿的。接下来的几个月,还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有丝丝梅子熟时雨,很多人光想着就觉得心情好不起来了。

  为什么阴雨这么牵动人们的情绪呢?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吴万振副主任医师为您讲述。

  当心!正常人也会情绪失调!

  其实,在精神医学里有一个“季节性抑郁”的概念,指的主要是在光照时间缩短、阴冷潮湿的秋冬季节里反复出现的抑郁发作,也就是在一年中的秋冬季节周期性地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感到高兴不起来,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季节性抑郁最早是由Rosenthal于1984年提出的,因为发现北极圈高纬度生活的人群,出现周期性的抑郁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人群,发病率在14%~19%(普通人群患病率3.4%);也有研究发现健康人群中有26%的人在冬季或阴雨天气情绪受到影响。

  许多人都知道,大脑中的五羟色胺(5-HT)水平与抑郁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而光照缩短了的冬季和雨季,正是通过一个叫N-乙酰转移酶的物质,影响着脑内5-HT的水平;5-HT在该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我们所熟知的褪黑素。褪黑素主要在脑中的松果体合成,它不仅如其名,能够减少皮肤的色素沉着,使皮肤“变白”,同时能够抑制性腺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参与影响我们的睡眠。当阳光充足的时候,酶的活性不足,5-HT转变成褪黑素减少,睡眠需求减少;当缺乏光照的时候,酶的活性增强,5-HT变更多的转化为褪黑素,睡眠随之发生。

  一天中是如此,一年中也是如此;昼夜消长,冬夏更迭;夜里增多的褪黑素随着白天的到来恢复了原来的水平,冬天增多的褪黑素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也恢复了原来的水平。褪黑素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创造了一种像冬眠一样的现象,它在人的身上尚不明显,但在某些动物,尤其哺乳类动物身上则尤其明显。比如北极狐和俄罗斯仓鼠,他们的皮毛在夏天时是浅棕褐色的,然而到了冬天则变得雪白。

  阴雨、没有光照的天气里,脑中5-HT更多地转化为褪黑素,于是有许多人说阴雨天很适合躲被窝里。也有些人,他们对这一机制尤其敏感,脑中5-HT水平下降非常明显,进而出现了前面说到的抑郁症状,让人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开心不起来、兴趣减退、意志消沉起来。

  这几招,改善季节性情绪失调

  自然的力量真是伟大,我们很难创造第二个太阳,但遭遇了季节性抑郁怎么办呢?

  1.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和应用一种特殊的光治疗仪,采用特定强度和频率的光源,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段对视网膜和皮肤进行照射,总时间30分钟左右,能够帮助抑制褪黑素的生成,减少5-HT的消耗,改善抑郁的症状。

  2.拉开窗帘,走到户外,享受阳光。周末或午后,你可以尽可能地多外出,接受阳光的照射;在室内的时候,你也可以让尽情拉开窗帘,让更多的自然光能够洒进来。

  3.规律作息,保持昼夜节律。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褪黑素固有的分泌节律,减少因为季节、天气等因素叠加的波动,情绪也就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4.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许多食物是治疗抑郁症的好帮手,如水果中的香蕉、甜橙,蔬菜中的黄瓜、西红柿等,咖啡和可可也是极好的心理良药,它们能增强脑细胞的活性,改善抑郁心理。运动能够调整新陈代谢节律,对改善情绪也有重要的作用,建议至少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3次。

  5.去度假。找一个阳光正好、温暖舒适的地方度假,不仅能够让我们摆脱寒冷潮湿阴暗的天空,改善季节性情绪紊乱;而且还能让我们暂时离开繁杂琐碎的日常,得到心身的休息。

  6.找医生聊聊。遇到难以开解的情绪状态,找医生聊聊,其实是最安全、最专业、最有效的手段,不论心理上的调试还是药物的干预,一定会商议出最合适的应对方案。

  最后,真的好希望流浪的太阳公公快点回来呀!

  本文指导专家

  吴万振

  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兼任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精神障碍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康复医学会睡眠障碍委员会委员、精神障碍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以老年痴呆、睡眠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老年痴呆的早期识别、记忆康复。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灵隐院区)

  周一下午、周二上午(三墩院区)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卫生科;浙江省;睡眠;季节性;季节性抑郁;委员会委员;老年痴呆;医院精神;连续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