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紧张这些宝宝的“特异功能”
2021年01月26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张召军

  宝宝诞生后,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牵动着父亲母亲甚至爷爷奶奶的心,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有一点异常就担心不已。

  一些异常情况可能是缺陷或疾病引起,今天介绍几种正常的情况,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完全不用担心。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2-4天由于摄入量少、不显性失水及胎粪排出等原因可使体重下降6%-9%,但一般不超过10%,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体重。

  (2)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2~3天内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黄疸会在足月儿2周内消失,早产儿可延到3-4周。目前对既往沿用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的血清红素上值,即足月儿<12mgldl和早产儿<15mgldl,已经提出异议,因较小的早产儿即使胆红素<10mg/dl也可能发生胆素脑病。

  (3)“马牙”和“螳螂嘴”:“马牙”或称“板牙”,是指在新生儿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米粒大小隆起,系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所致,数周或数月后可自然消退;“螳螂嘴”是指口腔两侧的频部各有一个利于吸吮的隆起的脂肪垫,不能挑破、以免感染。

  (4)乳腺肿大、假月经:男女新生儿均可发生乳腺肿大,在出生后的3-5天可能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至鸽蛋大小,多在2~3周后自行消退,切忌挤压或挑破;假月经发生于女婴,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天出现类似月经样的流血,一般不做处理,1周后可自然消失。主要是出生后母亲雌激素突然中断的影响。

  (5)粟粒疹及红斑:出生后1~2天,新生儿头部躯干和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为“新生儿红斑”,1~2天可自然消退;鼻尖、鼻翼、颜面部可见米粒大小的黄白色皮疹,称为“粟粒疹”,为皮脂腺堆积所致,也可自然消退。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早产儿;新生儿;黄疸;乳腺;胆红素;消退;出生;米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