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康复”你了解多少?
2021年01月26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赵静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脑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国民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罹患卒中,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落下残疾,并且近年来发病情况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脑卒中一旦发病,少有人能完全恢复,70%的生存者有程度不同的残疾存在,会极大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早期通过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病灶周围神经通路的形成,重组大脑皮层,尽快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所以卒中后康复愈发显得重要。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康复治疗最合适?脑卒中康复治疗有哪些?

  康复训练对于卒中患者非常重要,有助于受损功能的恢复。研究显示,大脑可塑性的最佳时机可能在卒中后的早期,因此在卒中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能会改善康复结果。早期康复治疗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

  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且神经缺损症状不再进展,24-72小时内即可开始康复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进展性脑卒中、有严重合并症、严重系统性疾病等不宜过早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的最佳康复时间是发病后的3-6个月以内,发病1年以后就很难恢复了。康复周期视不同病情而定,需数月至数年可恢复部分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治疗当中。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训练。如有瘫痪,需要针对瘫痪进行运动治疗;如有感觉障碍,则进行感觉恢复治疗;如果存在吞咽障碍,进行吞咽功能恢复治疗;如果存在语言障碍、认知障碍,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早期康复阶段多为卧床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在急性期最重要的是预防再发脑卒中和并发症。之后就是恢复期的康复,此阶段训练内容主要是坐位平衡、站立、重心转移、跨步、进食、更衣等,以及全身协调性训练、立位平衡、实用步行、上下楼梯等,也包括言语,吞咽等方面的康复。最后也就是社区康复,是指脑卒中的社区和家庭康复。一般运动疗法的效果在停止治疗后12周会逐渐减退,因此治疗后就需要社区、家庭继续巩固和保持疗效。

  尽早康复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因此,脑卒中康复是与时间赛跑,更是一场“硬仗”,而不仅仅是锦上添花!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康复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坐位;并发症;训练;发病;活动能力;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