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肌炎”:别让小小问题长成大大困难
2021年01月0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黄钟琴

  在心血管内科,我们的患者大多年龄偏大,但也不乏年轻患者的身影,一看到他们,我们心照不宣的第一反应,就是心肌炎,他们中有的还是学生,有的刚刚参加工作……轻症患者多数可以痊愈,然后重症患者却会是一击致命,然而忽视却是最大问题,他们也许认为年轻是资本,也许他们认为只是一场小感冒,也许他们在压力下选择再熬一熬……我们需要打开天窗来讲讲心肌炎。

  认识心肌炎: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获得痊愈,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改变,可反复发生心力衰竭。

  心肌炎的病因

  1、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

  2、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

  3、妊娠: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4、其他: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物理、化学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发炎。

  心肌炎的症状变化多端,误诊误判的情况多。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张型心肌的特征主要以心腔扩张为主。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各瓣膜的情况运动正常。有时会合并相对性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常会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肌肉酸、肿瘤等症状,患者中以女青年居多。心肌炎患者在发病时有多汗、疲乏、心慌、气短、头晕、心前区间痛、手脚浮肿等。

  三、肥厚型心肌炎临床上起病缓慢,多在30岁以前发病,约1/3的病有家族发病史。以气短最为常见,活动后加重,胸痛、心悸等。也可有劳累性心前区疼痛或活动时头晕或昏厥。也有的可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少,超声心电图显示室间隔和(或)左室后壁非对称性的增厚。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

  四、少数以突然剧烈的胸痛为主,而全身症状很轻。此类情况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累及心包或胸膜者。少数以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极少数以身痛、发热、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严重为主,心脏症状不明显。                                                              

  预防

  (1)保持愉悦的心情; (2) 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3) 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4) 营养摄入全面; (5) 患感冒后注意休息,切勿劳累,积极治疗; (6) 如有心脏不适及时就诊行心电图检查。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心肌炎;心肌;发病;病毒;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患者;心力衰竭;化学因素;重症患者;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