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2021年01月05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冯晓悦

  随着社会群体健康意识的增强,定期体检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在每年的例行体检中,随着低剂量高分辨螺旋CT的普及应用,肺磨玻璃结节(GGN)检出率也逐年增加,当拿到体检报告时,“肺结节”几个字不免会让人担心,那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肺结节常见的病因有良性、癌前病变和恶性三种,其中,良性病因包括结核球、肉芽肿、真菌球、肺脓肿、硬化性血管瘤、炎性假瘤、错构瘤等,约80%的良性病因为肺部感染所致,最常见的为真菌感染及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癌前病变有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恶性病因包括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

  就目前临床相关数据而言,恶性肺结节占总的肺结节比例非常低,那到底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担心呢,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有多种临床预测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估自己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预测模型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年龄在40岁以上者;2.是否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3.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或长期肺部慢性炎症患者;4. 有高危环境或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5.有肿瘤个人史或家族史,特别是肺癌家族史者;6.肺部结节大小在20mm以上,伴有毛刺样、分叶状或胸膜凹陷等改变者。

  那发现了“肺结节”应当如何处置呢,根据上述,我们已经知道体检发现肺部有小结节,不一定为恶性病变,即使是恶性病变,大多也是早期的肿瘤,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预后是较好的。所以,对于有经验的临床医生认为良性可能或未定性的肺结节不必太过焦虑,应定期进行CT复查,一般为每3-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影像学高度怀疑肺癌的肺结节患者,应想办法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可以根据肺结节的不同位置采取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结节穿刺活检,或直接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病灶,由病理医生进行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这是确诊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根据病理结果及患者全身情况,由临床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所以,总的来说,体检发现“肺结节”无需过度恐慌,“合理评估、理性对待”才是我们面对“肺结节”的正确方式。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结节;肺结节;体检;肺部;病因;肺癌;结核分枝杆菌;癌前病变;临床医生;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