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带状疱疹为什么这么痛啊?
2021年01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杨丹

  秋天代表着收获,同样也会带来多种疾病,我们需要提前了解他们,然后做好准备,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享受假期啊。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在秋季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皮肤病,带状疱疹。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病变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其传播途径仍为“皮肤-空气-呼吸道”。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每当我们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好发人群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老人、存在局部创伤的患者、较长时间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疗的患者、未进行水痘疫苗接种的人群。

  二、那真的得了带状疱疹,我应该去挂什么号呢?答案就是,大部分医院都有皮肤科,可以请他们看看。

  三、概念听起来有点绕口,来点实际的吧,具体有些什么症状呢?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患处皮肤灼热等等。

  四、那常用药物的有哪些?我们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些:泛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更昔洛韦、普瑞巴林、布桂嗪

  五、去医院就诊是,要做些什么检查呢?常用检查:第一个当然就是抽血啦,血常规检查、疱疹刮片、血清学检查、因为这个疾病主要是与病毒感染有关,所以还要做一些关于病毒的检测,比如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等。

  六、那带状疱疹具体还有别的类型吗?疾病分类主要分为这几种: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眼带状疱疹

  病毒侵犯三叉神经(脸部的一条神经)时,眼支受累最为常见。患侧支配区的头皮、前额、眼睑可发生簇集性水疱,并伴有充血、肿胀和剧烈疼痛。若累及角膜,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可因瘢痕形成导致失明。严重者可引起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当侵犯三叉神经眼支的鼻分支时,鼻梁侧及鼻尖常出现水疱,可伴有患侧鼻黏膜充血性鼻塞、流涕及疼痛等症状。

  耳带状疱疹

  表现为耳壳及外耳道疱疹,不同程度的伴有耳塞、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有时可出现上腭部的水疱、舌前1/3处味觉丧失、咀嚼和咽部疼痛等症状。还可引起内耳功能障碍,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等。当膝状神经节受累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时,可出现患侧颜面感觉异常和麻痹,发生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又称亨特氏综合征或疱疹性膝状神经节炎)。一般而言,此型损害年轻者表现较轻、恢复也相对较缓慢。

  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

  为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变态反应引起脑脊髓膜炎及脑膜脑炎。临床上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颈项强硬、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及头痛、呕吐、惊厥或其他进行性感觉障碍,间有共济失调及其他小脑受累症状等。老年患者的上述表现常不典型,多为眩晕、呕吐、共济失调及嗜睡等意识障碍较显著。

  内脏带状疱疹

  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腹胀、便秘或肠鸣、腹泻等症状,膀胱的损害可致尿频及膀胱充盈痛、排空痛等症状。当侵犯腹膜、胸膜时,则可在局部发生刺激甚至积液等症状。

  泛发性或全身性带状疱疹

  在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及患有恶性肿瘤、长期应用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的患者中,由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可导致病毒血行播散,发生全身性水痘样皮疹,称为泛发性或全身性带状疱疹。患者除皮疹广泛分布外,并伴有高热等较严重的病毒血症及受累系统、器官的功能损害。此型患者虽较少见,但病情重,常因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障碍导致死亡。

  七、如果身边有人得了疱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水疱里面的液体进行传播,水疱里存在大量病毒颗粒,所以在水痘发出来之前以及结痂之后没有传染性,如果水痘出现破溃,就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如果接触患者的日常用品,如毛巾、贴身衣服等可能会被传染。

  八、前面的临床症状说的不是很详细,还能具体说说典型症状嘛?

  在出现前驱症状的1~5天后,在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皮疹。皮疹初起为一个小红斑点,继而红斑点形成小红丘疹,迅速变成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数群疱疹呈带状沿某一支神经走行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3天左右,水疱内水液可混浊化脓或呈血性,水疱壁较薄,破溃或不破溃。至5~10天,疱疹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迹或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色素沉着或斑迹逐渐消失,愈后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血疱、糜烂,形成溃疡,愈后则可能留下瘢痕。

  带状疱疹多发于身体一侧的腋下、胁肋、胸、背、腰及头面部,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一般不超过中线。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腰段、颈段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四肢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但相对少见。

  疼痛症状:带状疱疹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未见疱疹,而先见腋下、胁肋、胸背腰部的疼痛,疼痛剧烈难忍,多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这种剧烈的疼痛多见于老年患者。随着疱疹消退、病情的好转,其疼痛大多数可以逐渐缓解。但仍有一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全部消退后,仍留有皮肤的疼痛,久久不消失。若疱疹消退4周后,仍遗留顽固的剧烈疼痛,则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偶尔可伴有发热、乏力、烦躁易怒、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全身症状。

  早期症状:带状疱疹的疱疹出现前1~5天,常出现局部疼痛或灼热感,亦可伴低热、全身乏力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少数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这种以儿童患者多见。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带状疱疹;疱疹;疼痛;水疱;水痘;皮疹;病毒;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