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这个“顽疾”,你需要了解这些
2021年01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陈雪燕

  30 岁的小李在两年前体检时就被查出血糖偏高,但由于不重视,从未就医,且平时发喝碳酸饮料,不喜欢运动,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身高175cm的他体重达到了80kg.终于在不久前由于乏力、恶心,差点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送到急诊抢救室,一查血糖,自己都吓了一跳,血糖高的连血糖仪都测不出了,被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目前经过住院治疗并经过医生的指导后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糖尿病已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的一大顽疾,随着全球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断地攀高,截止到2010年3月,我国现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积极治疗固然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更全面的了解这一疾病,并积极的调整不良生活方式才是有效的防控糖尿病的根本。

  研究证实,生活方式的干预能有效延缓糖耐量受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从而使这些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降低 40%50%。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就是吃得太多活动太少。小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改变生活方式首先要控制饮食。

  第一,饮食的量要合理,这是最重要的,不能没有节制吃很多东西。吃七成饱是最健康的,从理论上讲,七成饱完全可以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具体要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高,用简易公式算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再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天所需要总热量。对于中等体力劳动、不是太胖的人,每公斤体重每天能消耗25-30千卡的热量。

  第二,饮食结构合理,能量50-55%应来源于主食,20-30%来源于蛋白质,10-20%来源于脂肪。提倡粗粮,同时低脂、低盐饮食,日常膳食中适当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各种带叶蔬菜、豆芽、海带、菌藻类、杂豆类等(燕麦片尤其推荐糖尿病患者选用)。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部分微量元素,也是糖尿病健康饮食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少喝或者不喝甜饮料以及稀饭或汤水类食物,因为服用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造成血糖波动太大。另外,一些坚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等油脂含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如果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时,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并且要注意食用优质动物性蛋白为主,如肉类、蛋、奶类。运动也是非常好的预防糖尿病和治疗糖尿病的方式,其种类以散步、中速步行、慢跑为主。

  第三,广播操、太极拳等非剧烈或非对抗性运动为主,每天20-45分钟,每周至少3次以上。但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尽量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宜选择在餐后1/2~1小时参加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且不易发生低血糖。对糖尿病的管理倡导“五驾马车”式的治疗方案,从饮食、运动、监测、药物及糖尿病教育的五个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另外一个主要由患者独立完成的就是血糖监测。刚刚提到的患者小李就是由于血糖从未监测,导致血糖太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才来就医。血糖监测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订降糖治疗方案,同时反映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这里还要说几个概念:

  1)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

  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

  2)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

  3)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后两小时测定的血糖;

  4)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应尽可能控制达标,要求空腹血糖在4.4~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在4.4~8.0mmol/L,但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血糖的控制水平可能也有所不同,病人有必要随时向专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  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点。糖尿病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血糖要严格控制在标准  范围内。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血糖;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饮食;空腹血糖;理想体重;治疗方案;晚餐;低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