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XXX腰椎间盘突出了,总以为腰突离自己很遥远,直到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腰都不行了才慢慢开始重视护腰。强调一下哦,腰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0~50岁为多发年龄。
1.什么是腰突
腰突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2.腰突的病因
腰突的基本病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椎间盘退行性变,此外过度负荷、外伤、妊娠、长期震动等都会导致椎间盘突出。
3.腰突有哪些临床表现
超过90%的病人有腰痛(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多为持久性钝痛。腰突的主要症状是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多为刺痛。典型表现为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至足部的放射痛,伴麻木感。腰突多在一侧,因此患者多表现为单侧疼痛。当然也有引起双侧神经痛的,比如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当椎间盘组织压迫神经根或椎管容积减小,神经根出现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逐渐扩张,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导致缺氧而出现间歇性跛行。突出的髓核或脱垂的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出现鞍区感觉迟钝,便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4.辅助检查
临床中诊断腰突的重要手段是影像学的检查:X线可以直接反应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CT能显示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方向;MRI全面反映出各椎体、椎间盘有无病变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
5.如何治疗
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腰突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初次发作、病程较短且经休息后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无严重突出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卧床(包括卧床大小便)3周或至症状缓解后才可戴腰围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可以通过牵引来减轻对对椎间盘的压力和对神经的压迫。牵引重量一般为7-15Kg,持续2周。此外还有理疗、推拿、按摩、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等方法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急性发作,具有明显马尾神经症状;保守治疗无效;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对神经有严重压迫的需要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椎板切除术和髓核摘除术,此外还有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等。术后应早期进行床上肢体锻炼 ,比如四肢肌肉、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腿抬高锻炼,腰背肌锻炼(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
当然术后佩戴腰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腰围的支撑下,腰部用劲时可以省掉25%的力量。通常术后佩戴三个月腰围即可。躺下时腰部不会受压,因此不需要佩戴腰围。腰围规格要与腰部的长度相适应,佩戴腰围时要求上边抵着肋骨,下边到达髂骨。佩戴腰围也不宜过紧,以免腹部压力过大。一般而言,佩戴后感觉舒服,且腰围比较贴身即可。
远离腰突,从护腰、合理用腰做起。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