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据国内统计,发病率为23 /10 万。由于我国乳腺癌的治疗以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为主,乳腺癌患者在病情发展和诊治过程中,不但具有一般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作为女性特征的乳房,其丧失也会给女性造成巨大心理冲击,而且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上肢功能障碍,化疗、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很多学者认为乳腺疾病是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影响着乳腺癌的发病,在治疗恢复过程中也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及心理调节,患者易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乳腺癌患者心理特点
确诊期:患者经过乳腺癌患者经过确诊、手术和放化疗的负性刺激后,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自卑等。
康复期: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乳腺癌患者开始恢复各种活动、工作和交际。研究发现70%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的问题,易产生负性情感,尤其是年轻女性担心缺乏第二性征会减少女性吸引力,认为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再也不会受到异性的青睐。患者会担心周围的亲戚朋友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对生活失去兴趣,严重者有轻生念头。由于身体形象的改变担心配偶性欲下降,表现自卑、忧虑,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性生活心理障碍,性欲低。
护理要点
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内容包括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及家庭收入状况等。护士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分析,从而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心理素质较好的患者,可以坦言疾病的性质,用扎实的理论来回答患者的问题,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传递疾病的相关信息: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科学治疗方案,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其认识到“癌症≠死亡”,并非不可战胜。
鼓励患者表达,让其内心的伤悲和顾虑,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心理疏导,能协助患者接受身体外观的改变,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勇敢地面对现实。护士可以向患者解释由于手术带来的外表缺陷是可以来弥补的,如乳房重建、佩戴特别乳罩、适当穿着等方法,以清除患者手术后的顾虑。
加强疼痛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患者提供持续感情支持和照顾。
指导患者合理健康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减少总热卡的摄入,合理摄入蛋白质,减少肉类蛋白的摄入,戒除咖啡、酒精。
建立随访制度:完善的随访制度,不仅为患者创造了持续治疗条件,而且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患者战神疾病的信心。
合理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可促进夫妻感情,使患者心情愉快,从而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乳腺癌的术后恢复有益。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护士针对这些问题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调整身心、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因此,护士应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全方面考量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解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问题,让患者没有心理负担地接受治疗。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术后临床治疗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应加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