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早期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的。结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肥胖、高血脂和有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 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 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 性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由于息肉有癌变可能,一般建议一旦发现肠息肉,都要切除并作病检,遵医嘱进行复查。
结肠息肉摘除后是否会再长?
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很容易复发,大约有50%的结肠息肉患者在术后4年内出现了息肉复发,而且复发时发生的位置和性质都可能不一样。肠道腺瘤性息肉复发过程很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肠息肉切除后,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没有改变,这片“土壤”还是容易滋生息肉的。为期两年的一项监测发现:65%~75%息肉切除后又有了新生或复发的息肉;术后第一年再发生息肉的危险性是正常同龄人的16倍,直到4-6年后才与一般人群相似;复发瘤切除后,再次复发者仍占1/3,尤其是直径大于2cm息肉的复发率更高。
因此,如果肠镜检查发现有息肉,虽然予以切除术,患者千万莫要大意,仍要定期复查,尤其是息肉数目较多、息肉大、腺瘤性息肉者更要复查!
肠息肉切除后多长时间复查比较合适?
因结肠息肉术后容易复发,所以应定期行肠镜+病理复查。复查的频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单个良性结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
2.多个良性结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3.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
4.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
5.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6.若发现癌变的息肉,切除后应进行更加密切的复查。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