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防暑降温
2020年10月2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汪蓉

  九月“秋老虎”发威,全国各地都处在高温模式下。每年这个时候,急诊科中暑就诊的患者,更是数不胜数。那么,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高温天气持续的情况下,老年人应该如何防暑降温呢?

  中暑是指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

  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一、泡点菊花、荷叶茶

  暑气炎炎,大多数人都有食欲不振的情况,何况老年人消化功能普遍减退,更是不思饮食。因此,老人进食应以温软易消化,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适当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鱼、虾、瘦肉、豆制品,少吃肥肉、烤饼、油条等油腻厚味的食物。同时,可泡些菊花、荷叶茶来消暑,有高血压患者尤其适合。

  二、中午适当开会空调

  老年人的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安静。做好室内的防暑降温,合理的关闭门窗,通风换气忌久呆在高温环境里。早晚室外气温低,应打开门窗,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关闭门窗启动电风扇空调等。老年人的衣着宜选纯棉、麻、丝等织品,便于吸汗散热。由于老年人体质虚弱,不宜长期用电风扇和空调,避免直吹导致肌肉、肩膀酸痛。

  三、不洗冷水澡

  夏季高温,许多老人喜欢“冲凉”,以此来降温。其实,老年人不宜暴冲暴洗冷水澡,一是避免冷水刺激,导致躯体温度骤降,使筋骨受凉引起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另外,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洗澡后要尽快擦干身上的水珠、穿好内衣,然后在去风凉处,防止“冷气”侵袭,加重病情,诱发心内膜炎等疾病。

  四、不在太阳下暴晒

  夏季气侯炎热,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增加了外湿的来源。许多老人有出门遛弯,或树下乘凉的习惯,除了避免正午出行,老年人早晚外出也需要戴草帽或撑遮阳伞,不要让太阳直射头部。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忌在烈日下走路或暴晒。为防中暑,家中和身边应常备一些清热解暑药,如人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还可常饮些绿豆汤、消暑茶等。

  高温天气下,人们特别容易出现缺水、中暑的症状,身体比一般人要更加虚弱的老年人,就更是容易中招了。因此,老人们为了避免出现中暑等症状,务必减少正午外出,一旦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先兆暑热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耽搁。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中暑;老年人;门窗;高温天气;室外气温;消暑;荷叶茶;老人;空调;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