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过2019年的热播电视剧《都挺好》,剧中的苏大强在经历了家人离世后,性情逐渐改变,记忆力逐渐下降,直至忘记身边的亲人、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完美的剧情把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状态呈现得一目了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曾在 “癌症之后,谁是人类未来杀手”的演讲时说过,“癌症的发病曲线会下来,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来势汹汹,那么年轻人会不会得病呢?答案是:会。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隐匿性疾病。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的疾病。年轻人发生老年性痴呆是指65岁以前得病,又称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有统计认为,截至2014年,全世界有大约36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4%为65岁以下的人,至今被发现的最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年仅27岁。
那么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得病的表现相较迟发性又有什么不同呢?
相对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1/4早发性老年痴呆症患者有明确的家族史,有基因阳性表现,同时遗传程度更高。同时年轻人精神症状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情绪不稳、易激惹,失眠等。并且运动损伤更加明显,行为能力下降更快,从发病到死亡只有5年时间左右。
那么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如何进行预防治疗呢?
首先是早发现,对于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患者来说,应该在40岁左右就重视起来。可以进行尿液筛查,当提示阳性者说明患病的风险高,还需进一步做痴呆的基因检测,再结合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结果,尽早确诊。
其次是早预防。瑞典隆德大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Lelf Salford教授研究得出:手机日常频繁使用,出现“大量发生”的死亡神经元,对有潜在早发性性阿尔茨海默病也是一个激发因素。同时也有《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报告指出,注意LDL胆固醇水平标准的维持,在延缓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生也能起到作用。由此可见,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手机避免长时间频繁使用、合适的运动锻炼及饮食荤素搭配,关注体重指数的变化等等日常措施,能在延缓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起到作用。
最后是早治疗。尽早予科学干预,改善认知功能,从而大大延缓疾病的进展,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增加脑血流量、糖代谢、脑细胞代谢;改善认知功能及保护神经、协同康复治疗。病人尽量参加各种社会日常活动,维持生活能力,加强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的照顾,帮助和训练。
相对于早期的发现,后期的治疗效果会差一些,所以要更早的发现,争取更有意义的人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