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救命啊,我肚子痛死啦!救救我!”一位年轻男性患者捂着左边肚子嘶吼着来急诊就诊。监测生命体征,给予两侧腰部叩打,患者大叫一声“啊!医生你干什么?!”根据多年急诊上班的经验,考虑这位患者可能肾结石犯了,给了外科号子,最后还真验证了医生的判断。肾结石要么不疼,要么疼起来要人命,那么,肾结石患者平时应该怎样注重管理饮食。
膳食调整——膳食方面,增加液体、膳食钙、钾和植酸盐的摄入可能有益。此外,减少草酸盐、动物蛋白、蔗糖、果糖、钠、维生素C补充剂和钙补充剂(而不是膳食钙)的摄入可能降低结石的风险。
1、增加液体摄入量——增加液体摄入量(分布于一整天当中)可以提高尿流率并降低尿中溶质浓度,这都能起到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但患者没有必要每晚数次起夜排尿)。
液体类型——摄入饮品的类型可能会影响结石形成的风险。
•据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报道,摄入咖啡、茶和酒精与结石形成风险较低有关。因此,没有证据表明应避免摄入这些饮品来预防结石形成。
•酸果蔓汁被提倡用于预防复发性泌尿道感染,大量摄入(1L/d)时会增加尿液中草酸钙的饱和度。适量摄取时不太可能有害,但没有证据表明这种饮品对预防结石形成有益。
•一项随机试验的结果表明,减少软饮料摄入或许能够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我们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含热量的饮品(如甜苏打水),以避免随着液体摄入量总体增加而导致体重增加。
2、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含硫氨基酸代谢生成硫酸会增加每日酸负荷,所以高蛋白质膳食会诱发尿钙和枸橼酸盐排泄的不利变化。动物蛋白诱发这种效应的可能性比植物蛋白大得多,因为动物蛋白含硫量较高,产生的酸更多。因此,降低动物蛋白的摄入会使尿液产生有利变化,对于所有钙结石患者来说避免过度摄入动物蛋白是明智的。
3、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富含钾的食物(尤其是水果和蔬菜)可能有所裨益。无论24小时尿液样本的检测结果如何,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或许能够降低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风险,尤其是自选膳食中水果蔬菜较少的患者。这主要得益于枸橼酸盐排泄增加。
4、限制膳食草酸盐摄入——部分食物含有大量草酸盐(如菠菜、大黄、土豆),应避免摄入。此外,一些坚果和豆类(如花生、腰果和杏仁)也富含草酸盐,应限制摄入量。
5、限制钠的摄入——近端肾小管顺着水钠重吸收产生的有利浓度梯度对钙进行被动重吸收。因此,低钠膳食(80-100meq/d)可以提高近端肾小管对钠和钙的重吸收,从而减少钙排泄。
6、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量——蔗糖摄入会增加尿钙量(与钙摄入无关),且与结石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果糖摄入也与结石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
7、钙摄入——结石患者通常尿钙较高,但不推荐限制膳食钙摄入量,除非摄入量超过2000mg/d。虽然限制摄入量或许能够减少尿钙排泄,但肠内游离钙的降低可减少肠腔内草酸盐的钙结合,从而增加膳食草酸盐的吸收,并增加草酸盐排泄。其净效应可能是增加尿液中草酸钙的过饱和度,结石形成倾向增加。
有结石病史的患者如果需要应用钙补充剂(例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建议在开始应用钙补充剂之前及开始应用钙补充剂后约1个月检测尿钙排泄。如果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尿钙排泄增加,那么加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能有助于减少尿钙排泄(以及维持骨密度)。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