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科室来了两位年轻的小伙子,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十六岁,中等个子,偏瘦的身材,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眼神躲避,交流时,躲在大人身后,不愿意多说一句话。经过仔细了解,发现其中一个孩子,内心承受的太多“负担”和 “迷茫”,已经看破生死,觉得活着给父母带来很大的“负担”,曾经网购大量的安眠药,计划服毒自杀,父母差一点就真的见不到他了,幸亏被有心人发现并及时阻止了事态的发展。另一个孩子,产生了厌学情节,刚入校门,就浑身不适,胸闷气短,生活没有任何动力和兴趣,整天躺在床上,不再离开,甚至吃饭都懒得起床。本是青春年少、活蹦乱跳的年纪,却表现得毫无生机勃勃,如霜打的茄子,或是失去生活的意义。这两个孩子到底是怎么啦?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甚至他们的父母都会觉得善良温顺的儿子,只是性格内向了点,不愿与人交流,不爱运动,能吃能睡的,也没有发烧感冒,检查也没有什么问题,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事实上,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有谁认真的倾听过的呢?认真了解过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吗?有谁知道他的内心需求吗?有谁知道,他为什么就这么不开心?
其实,他已经生病了,心理生病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并不是“不开心”这么简单的情绪疾病,每年各国家都要花费大笔的资金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和研究,原因在于抑郁症确实可怕,13%~20%的人一生中都有过抑郁症的体验,世界10大疾病中,抑郁症位居第2,难怪各国都投入大笔资金拯救抑郁症患者。这些资金的投入又将会给抑郁症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福音呢?
减轻症状折磨
抑郁症患者躯体会受到种种慢性疼痛的困扰,随着抑郁症症状的加重,慢性疼痛也更加明显。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制,立志于减少副作用的同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解除患者身心的双重折磨。
远离自杀
自杀,抑郁症常导致自杀的严重后果,每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患者占20%,在抑郁症患者自杀比例中占15%,通过抑郁症出现原因的研究,减少自杀率和扩大性自杀率,最大限度的控制自杀蔓延。
提高治疗质量
虽然抑郁症以被大众熟知,但是据资料分析发现,95%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不晓得自身患有抑郁症,而且知道的也没有人去治疗。很多人不去治疗或者找不到好的专业治疗场所。致力于此项发展、投资,帮助提高治疗质量、手段。让更多的患者可以观念改变主动就医,有更好的治疗手段,尽快使患者康复,恢复期工作、学习等能力。
抗复发
抑郁症治愈情况不同,有的患者康复快,有些则慢。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治愈后的患者,不在复发,大多数受到外界刺激、内因发生改变便会再次引发抑郁症发作。据统计抑郁症患者复发率为33%。目前正致力于此项研究,使用无副作用药物控制进行,减少发作和降低基因激活的生化改变而减少复发。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国家在努力,呼吁身边的亲人朋友也要努力,多关爱少年,关爱到他的内心深处。
孩子,世界那么大,你可以去看看,处处是美景!
孩子,你是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是一个健康的花朵!孩子,请相信自己,你是最灿烂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