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动一动就会感觉到头晕是怎么回事啊?”
“是不是经常在捡东西、起床、翻身的时候会感觉到一阵头晕啊?是过一会就好的吗?”
“哎呀,是的是的,跟你说的一样的呀,你说的我这是什么毛病呀?”
“阿姨,你患的可能是耳石症!”
“啊?什么东西啊?我的耳朵里怎么会有石头的啦?怎么可能的呀?
这是一段发生在医院的神奇对话,想必你也会问耳石症是什么病?真的是耳朵里长了石头吗?耳石症应该用什么办法来治呢?那么你就更应该看看这篇关于耳朵里的“石头”的故事!
耳石症是什么?
耳石症学术的名字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实“耳石”是人类重要的位置感受器。内耳中的耳石跟我们平时所见的石头,其成分基本一样,主要是碳酸钙结晶。正常情况下耳石位于前庭系统的2个囊中,呈白色,象细沙一样。被椭圆囊和球囊斑上的糖蛋白包裹、聚集在一起负责感受头部的直线加速运动信息及重力信息,并参与维持稳定的站立姿势。耳石症可以理解成小的石头脱离原来的位置,漂浮在内耳半规管中,随着头位的变动会刺激到毛细胞,从而产生明显的眩晕发作。
耳石症有什么表现?
最常见的表现为强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多不超过1分钟。常出现于坐卧体位变化或卧位翻身时,可因眩晕发作而从睡眠中惊醒。严重者可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不稳定感或漂浮感。还有可能会引起眼球不受控制的运动,以及伴有恶心、呕吐。头重脚轻、漂浮感等症状。
耳石症如何治?
1.手法复位法:1)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扶头,头转向患耳45°,背后放置一个枕头以便仰卧时垫肩。2)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上面,患耳向下,头后仰45°,至少保持这种位置达30秒以上,直至眩晕消失。3)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保持头位30秒以上。在这个位置时,切记患者的头
部不要后垂过低,否则,容易造成耳石脱落到上半规管内。4)、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头位的旋转不要大于45°,而且,不要抬头过高,否则,可能造成水平半规管的位置过低,耳石利用自身的质量下沉到水平半规管内。5)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2.复位仪复位 耳石症机器复位与手法复位的原理基本一致,相对于手法复位来说,机器复位优点是精准快,承受的痛苦小。
复位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进行复位后应尽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避免头位向患侧倾斜,最好24小时内相对固定头位,严禁剧烈活动头部、颈部按摩等。
如何预防耳石症?
虽然耳石症患者过去一直以中老年居多,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项机能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其实现在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娱乐大多数都长时间玩手机以及看电脑,也是引发耳石症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高楼大厦的办公族也都需要长期进行低头的工作,低头办公是对工作的热情,但是也要多起来走动走动缓解身体的疲惫喔。
耳石症听起来可怕可它其实很温柔。当你有耳石症时不用害怕,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复位后基本不会留下后遗症。当然,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手机控们多放下自己的手机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办公族多走动看看办公室里的小伙伴们的脸庞,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