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春花渐入迷人眼”?
2021年06月29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蔡晓庆

  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结伴外出欣赏花草,可是有一部分人,回家后竟然发现“红了眼”。这种“春花渐入迷人眼”的现象眼科专业上称为“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过敏原刺激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在我国,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占所有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74%。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原都可触发变应性免疫反应。季节性变应原包括:树的花粉、草类、杂草花粉和室外真菌。常年性变应原有尘螨、室内真菌和动物皮屑(多为猫和狗)等,在儿童尤为多见。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痒,几乎所有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均可出现,其他症状有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一些较严重的过敏性结膜炎有时可以出现视力下降。最常见的体征是结膜充血。

  一旦发生过敏性结膜炎,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注意生活环境卫生,避免使用毛毯(尤其不要用会掉毛的羊毛毯),勤洗勤换床单、枕头套、枕巾、被罩(减少尘螨)。

  2、注意眼卫生,勤洗手、洗脸,避免用脏手触碰眼睛,避免长时间用眼。

  3、减少在户外的时间或者在户外活动时戴上护目镜。

  4、减少隐形眼睛的佩戴,尽量减少眼部化妆品的使用。

  对于长期发作或病情迁延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1、人工泪液、抗组胺剂:抗组胺剂可缓解眼痒症状,但用药后容易眼干,建议配合人工泪液使用。

  2、血管收缩剂:血管收缩剂可以收缩结膜血管,减少充血、水肿症状,但仅适合短期使用(2—3天),长期使用反而会增加刺激症状。其他还有糖皮质激素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这些药物都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3、心理治疗:眼过敏性疾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彻底根治常常非常困难。因此会对一些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应加以注意。

  通过合理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做到有效的预防和保护,不再发生眼红眼痒,真正做到赏心悦目。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过敏性结膜炎;人工泪液;血管;真菌;尘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