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腿根部有一个区域,叫做“腹股沟区”,这个地方是个“豆腐渣工程”。腹壁的其他地方,都是厚厚肌肉,而这个地方竟然是几层“纸”糊的,这个“纸”就是几层薄薄的腱膜组成。几层纸做的也就算了,还挖了个洞,以让腹腔内穿过,比如男性的精索,女性的子宫圆韧带。在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力增高时,患者的小肠等器官或组织从破洞中突出,在体表形成一个包块。立位时因重力的原因包块明显凸出,卧位时回复到腹腔内,包块消失。该缺损一旦发生不能自愈,也不会停止发展,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一、腹股沟疝的典型症状:
1.可复性疝
临床特点是腹股沟区出现一个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患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消失。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
2.滑动性斜疝
临床特点为较大而不能完全回纳的难复性疝。滑出腹腔的盲肠常与疝囊前壁发生黏连。除了肿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滑动性疝多见于右侧。
3.嵌顿性疝
常发生在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通常都是斜疝。临床特点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嵌顿的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局部疼痛常轻微;如为肠袢,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征。
4.绞窄性疝
患者呈持续性剧烈腹痛,呕吐频繁,呕吐物含咖啡样血液或出现血便;腹部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或灌洗为血性积液;体温、脉率、白细胞计数渐上升,甚至出现休克体征。
二、腹股沟疝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惟一可靠方法,较少复发。易复性疝可进行择期手术治疗,难复性疝则应限制在短期内手术,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必须采取急诊手术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手术治疗又分为传统组织对组织张力缝合修补和无张力疝修补技术,目前国际公认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技术,包括开放术式和腹腔镜术式。预后好,复发率低。
保守治疗包括疝带、疝托、中医中药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一些不当的保守疗法还会加重病情。此法仅适用于2岁以下婴儿、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者,常用特制疝带压住疝环,缓解症状。
三、腹股沟疝术后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术后3~4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2.继续避免增加腹腔压力的各种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防止疝复发。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多食高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肺部疾患、前列腺增生等。
4.若出现疝复发,应及早治疗。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