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谈到血栓就谈之色变,为什么大家都对血栓如此惧怕呢,到底什么是血栓呢?导管相关性血栓又是什么呢?
血栓在医学上是指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简单来讲呢,就是在机体上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体内出现了一个小栓子,这些小栓子通过血液的流动,游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栓子游到一个狭小的地方,游不过去了,堵塞住血管,让血液通过不去下一个地方,那么这就成为一个非常紧急且严重的大问题,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并且直接危及生命。
血栓中的导管性血栓,顾名思义,它是静脉留置导管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是静脉血栓栓塞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准,将导管相关静脉血栓被分为以下四类:1.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DWT):置管侧肢体、颈部、肩部、胸部、颜面部有水肿症状或体征,超声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浅静脉、头臂静脉(也称无名静脉)、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伴或不伴受累部位疼痛、皮温升高、浅表静脉显露、颈部或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红斑或麻木感等表现。2.血栓性浅静脉炎:沿置管血管走形方向区域出现的皮肤红肿疼痛,伴或不伴皮温升高,查体可触及条索状硬结,和/或超声提示对应血管血栓形成。3.无症状血栓:单纯影像学发现的血栓,但患者本人无任何主诉症状及客观体征。4.血栓性导管失功:由于纤维蛋白鞘、导管内血栓形成或导管尖端血栓形成导致的经导管输液不畅或完全堵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导管性的血栓呢?这一共有三大点,第一点是与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置管的病人常处于与疾病相关的特殊状态,而这些特殊状态多数又和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高度重叠,如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其外恶性肿瘤是导致血栓的重要高危因素。第二点与导管也有关系,导管管径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大管径、多腔的导管有更高的血栓发生率。还有导管的材质,一方面材质本身的性质可能引起的吸附反应,另方面相对质地更硬的材料可能加重导管对置管静脉产生的机械刺激,从而引起内膜损伤或增生。还有导管尖端位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点与操作和治疗相关的,其一置管环节,反复穿刺、退送导管会加重内膜的损伤,增加血栓机率。其二使用环节,药物及输液速度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其三药物本身有促进血栓的风险,其四不规范的冲、封管操作,增加血栓性导管失功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物理预防,比如在早起,置入导管的肢体进行早期活动、日常生活的正常活动、适当的肢体锻炼(如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反复的松、握挙动作)或者补充足够的水份,都可以达到有效的预防!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