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以及11.88%,总体而言呈现出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高血压经常和其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同存在,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的测量需要使用符合标准的血压计,包括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市场上有大大小小许多品牌,选购时除了考虑经济因素,精准度也是要考虑的内容之一。测量时机需要在安静休息的时候,测量部位为上肢肱动脉部位的血压值,运动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测出来的血压一般都会有所影响。确诊为高血压一般需要随机三天测量血压,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值,也就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虽然高血压的患病率很高很普遍,但是也有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干预措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来控制血压情况。首先,就是控制体重,将BMI尽量控制在小于24kg/m2,减轻体重不仅仅可以控制高血压,还对控制糖尿病、高血脂和冠心病等等都有好处。其二,饮食上需要减少钠盐的摄入,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吃的相对清淡,烹饪的时候减少用盐的量,每个人每天摄入食盐的量最好不超过6g。其三,除了要少吃盐,烹饪的时候也需要控制油的使用,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和内脏。其四,每天可以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里面的钾盐。其五,就是老生常谈的戒烟戒酒。其六,适当的运动,每天可以进行一些强度适宜的有氧运动,提高心血管的调节适应能力,从而稳定血压水平。简而言之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除了以上的饮食和运动,保持一个平和稳定的心情也是至关重要,压力较大的人可以通过寻找一些兴趣爱好来转移和释放一些精神上的压力,劳逸结合。
对于血压比较高的人群,比如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00mmHg时,除了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能还需要通过药物的调节来控制血压。药物的治疗需要在正规医院就诊并遵照医生的医嘱来执行。一般情况都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根据情况再逐渐增加或减少药的剂量。此外,血压的调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血压并不是降得越快越好。经常遇到一些患者,自测血压比平时高了,会自行加大用药的剂量,有些两倍或者三倍的量,最后会出现一些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的情况到急诊就诊,也是非常的危险。如果发现不及时,轻的会容易因为头晕摔倒而导致其他一系列的损害,重的则会影响心脑血管供血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建议家中亲属能够知晓并了解老人的用药剂量和时机,多加观察和提醒,避免出现多吃、错吃的情况。大部分的高血压在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下,搭配合理的用药方案,大多数血压还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