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但死亡率却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由于卵巢深居盆腔,所以卵巢癌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且不严重,加之卵巢癌是易于转移和广泛播散的肿瘤,在就诊时大部分的人就已经属于晚期 ,因此我们称之为“沉默的杀手”。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卵巢癌的易患因素、筛查和预防措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疾病以期避免和减少卵巢癌的发生和死亡。
高危因素
1、年龄 卵巢癌的发生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一般49-79岁卵巢癌的发生率最高。
2、饮食结构 卵巢癌的发生和不合理的饮食有一定关系。有很多报道提示高脂肪饮食者相对于低脂肪饮食者患卵巢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故认为高脂肪饮食是卵巢癌发生的一个显著的危险因子,而蔬菜、纤维则能降低其危险性。
3、内分泌因素 排卵与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排卵过程中上皮细胞持续受损,再生细胞分裂修复卵巢的伤口过程中难免有异常修复,出现细胞繁殖错误,这是一种致癌的可能。妊娠和哺乳期,卵巢停止排卵,处于暂时休息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妇女,减少了卵巢癌的发生风险,故未婚、 晚婚、不孕、不育、少育、使用促排卵药、不哺乳者发生卵巢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4、家族史 卵巢癌家族史是卵巢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5、其它 卵巢癌的发生还与职业因素和环境污染等有关。有报道表明在生殖器附近使用滑石粉或接触放射线以及吸烟等均可增加卵巢癌的发生风险。
预防
1、 一般预防 注意饮食,减少高脂肪的摄入,加强高蛋白、蔬菜、纤维等的摄入;避免在外阴及会阴部使用含有滑石粉的卫生用品,避免或减少接触放射线,戒烟,保持乐观情绪。卵巢实性肿物或囊肿直径大于5cm时及时手术,盆腔肿物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者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2、普查普治、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3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进行妇科检查,高危人群应自25岁以后就定期筛查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常用的筛查方法有:妇科盆腔检查包括双合诊和三合诊。肿瘤标记物检测。超声检查,包括经腹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三维超声成像等。
3、预防性手术治疗 对有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的人群可考虑施行预防性卵巢切除。在近绝经期或已绝经妇女因子宫的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时切除双侧卵巢,可以预防卵巢癌,故在行子宫切除术前或其它非妇科疾病剖腹手术前应根据患者年龄、高危因素及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决定是否同时行预防性卵巢切除。
不管是不是高危人群,女性同胞们请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预防,小心这沉默的杀手。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