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出头的张先生(化名)最近正在进行鼻咽癌放射治疗,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焦虑又情绪低落。治疗中,医生告诉他,纵膈及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不能排除转移!为此张先生紧张不已,加做PET-CT以进一步明确。虽然结果提示结节病可能,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张先生心安,他整天为自己的淋巴结担忧,“会不会转移?转移了怎么办?如果不是转移,为什么会淋巴结肿大?”这样的念头在张先生脑海里反复盘旋,让他无法真正放心。
是不是转移灶?
一根细针给出答案
如何才能排除纵膈淋巴结肿大是不是转移所致呢?夜不能寐的张先生及家属找到浙江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唐婷玉主任医师领衔的呼吸介入团队进行会诊,呼吸内科副主任李志军主任医师对张先生的胸部CT和各项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后,认为可以进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术(EBUS-TBNA)检查。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对张先生进行无痛支气管镜下EBUS-TBNA检查,进行纵膈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经病理证实在活检穿刺中找到癌细胞,最终明确了张先生纵膈肿大淋巴结的性质。
李志军介绍,EBUS-TBNA在肺癌诊断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国际公认。EBUS是将带有微型超声探头的支气管镜送入气道,通过对病变部位的超声扫描,获得管壁、管周结构的超声图像,并可对纵隔淋巴结和管腔外病变进行超声实时引导下的TBNA。EBUS弥补了其他检查技术对气管支气管壁、气管支气管旁和纵隔成像的不足,能够对支气管黏膜下、管壁及其邻近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成像,极大拓展了支气管镜的视野和检查范围。多项研究表明,EBUS-TBNA诊断肺癌的平均敏感性是90%,使用EBUS-TBNA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均高于纵隔镜。
这些适应症
可以用上这项检查
近年来,在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浙江医院呼吸科介入团队通过不懈努力,陆续开展了EBUS-TBNA、冷冻治疗、氩气刀、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等技术,扩大临床诊疗范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EBUS-TBNA检查的主要适应症:
1.原发性肺癌的肺门/纵隔淋巴结分期(术前淋巴结分期、术后淋巴结转移评估和化疗后纵隔淋巴结再分期);
2.肺部转移瘤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评估;
3.原因不明的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4.纵隔囊肿的诊断等。
相关症状的患者,可以听取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