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晕针指操作过程中由于外界强烈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小,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引发晕厥。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目眩、心悸、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甚至突然意识丧失的非器质性疾病。
晕针有四种类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型晕针;联想恐惧型晕针;抗拒型晕针;疼痛过敏型晕针。
最近在上班的时候确实有碰到在肌注操作的过程中有病人晕针,在正确处理之后询问了她的感受。据病人诉说当时根本不像睡过去了一样舒适无感,而是超级痛苦难受的。首先在打针之前先紧张到不行,告诉自己没关系,心情大概就是小时候考的很差,但是老师发卷子马上就到你了的心虚,让你徒手抓蟑螂,你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是还很害怕的恐惧,这时候她努力去调节自己的呼吸。。第二但是自我调节好像并没有什么用,然后开始头晕,像低血糖感觉一样,心里想着完了,因为我每次都晕针,都会知道接下来不适的步骤了。第三眼前东西开始晃,大量出冷汗,伴随着想吐的反胃感,但又是明知自己吐不出来的恶心感,这个过程可能都不到两分钟,但是体会起来却很漫长,特别痛苦,已经要控制不住自己,很清晰知道自己坚持不住了。最后突然什么都不知道了,偶尔会像做梦的奇怪幻觉,简单来说整个过程就三五分钟,很突然,砰,睁眼,然后就醒了。
这个病人很明显的是联想恐惧型晕针,在打针前自己内心活动有无限的想象,全程保持精神紧张的状态,(不是对针紧张,而是对晕倒这件事紧张)从而没办法使自己彻底放松。
那我们要如何避免和减少晕针的情况呢?
1.操作人员应主动询问患者有无既往晕针史,以便调整工作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让患者把头偏向一侧或者闭上眼睛;转移其注意力;安抚患者焦虑情绪。
2.操作人员应提高工作效率,熟练穿刺技巧,做到准确轻柔。
3.操作人员应语气温和,态度诚恳,放松体检者的紧张心理,可用鼓励性话语,降低恐惧感。
4.提供舒适安静的操作环境:若环境安静舒适,也能够让患者感到心情愉快,并能够为其提供稳定的情绪,降低晕针的发生率。
5.有些人舟车劳顿后来注射也很容易发生晕针的情况,患者注射前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
一旦在采血过程中发生晕血,应该怎么办呢?
1.在晕针发生后需立即将针头拔出,同时需让患者在原位躺下休息。在此时需注意摆放为头低脚高位。同时需要为患者提供温糖盐水,通过补充能量的方式让其恢复。
2.若晕针症状较严重,护理人员也可立即告知医师,并为患者静滴葡萄糖溶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帮助其意识快速恢复。
3.一些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必要时给予升压治疗。
简而简言之,在打针过程中要好好放松自己。不要仅仅因为晕针就苦恼自己心理素质差,觉得自己太胆小。战胜自己,相信医护人员!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