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的老年人吃饭时会有咳嗽、呛咳的表现,其实这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原因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的表现。吞咽障碍不仅影响进食,还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和脱水,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起肺炎,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吞咽障碍的表现不仅是出现呛咳,咳嗽,在吞咽的时候感觉疼痛,进食以后,感觉喉咙中有异物,要进行频繁清嗓的动作,还有吃东西比较费力,进食量突然减少,吃东西的时间突然延长等,都是吞咽障碍的表现。还有,食物返流到口跟鼻腔,或者吃完东西以后,喉咙会有嘶哑、浑浊发声。吃完东西以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气喘,紫绀等等,这些都是吞咽障碍的表现。 如果您有上述表现,要经过专业人士评估,确定您是否有吞咽功能障碍。
假如评估存在吞咽功能障碍,那么进餐时要注意:
1.首先,要有一个安静的进食环境,关闭电视机等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的项目,进餐时保持专注,过程中不要讲话。
2.进餐前先选择一个合适的体位,可以坐位或躯干大于30°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膀用枕头垫起。
3.然后是食物的选择,按照不同的吞咽障碍的程度,所选取的食物性状应有所不同,根据食物的性状,一般将食物分为5类,即稀流质(如水,汤,牛奶等)、浓流质如羹类、糊状的如米糊、半固体如软饭,固体如饼干、坚果等。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和准备食物,应首选糊状食物。当然还要根据吞咽障碍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性状的食物。以利于患者吞咽为主,那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食物比较柔软,密度均匀,有适当粘稠度,且不易松散。易于咀嚼,容易变形,并易于下咽,不会有残留。
4.还有一个就是关于一口量,所谓一口量,顾名思义就是最适宜老年人一口吞咽的食物量。正常人约为20ml,对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一般先以少量试之(3~4ml),然后酌情增加,如3ml、5ml、10ml……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遵循“健侧喂入,小口慢喂”的原则。
5.餐具要根据老年人吞咽功能情况、嘴张的大小和舌头的动作选择老年人习惯使用的餐具及餐具的大小,尽量选择边缘钝厚,匙柄较长,容量约5-10ml左右的勺子为宜。
6.食物放在口中的位置:一般将食物放在老年人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为宜。
另外还要注意,平时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定时、定量,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进食,能在餐桌上就不要在床边进食。病情允许下,嘱老年人身体保持90°坐位,并且屈曲头部或者颈部,进食后尽量保持进食体位30min,避免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防止食物返流。 避免食用有碎屑的糕饼类食物,和缺少内聚力的食物,防止误吸;注意食物的温度,防止烫伤。
在进食时注意观察,吃饭时声音质感的改变。吞咽时,或之后咳嗽、呼吸时,有无湿啰音或水泡声,提示可能有误吸和咽部、喉部食物残留,要及时处理。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