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2021年04月27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朱慧敏

  刘先生的高血压病史已经有10年了。最近一年由于血压控制较为稳定,后未再规律服药。经常是吃了降压药,血压降下来后,第二天就不吃了。后来干脆连血压也不规律测量,只有感到头晕或者头痛的时候才偶尔吃一次降压药。这次,因为在家突发头晕、口齿不清后3天被家人送到了医院。医院立即做了急诊颅脑CT提示右侧侧脑室旁新发梗死灶,医生予加用阿司匹林片抗血小板聚集药、阿托伐他汀片稳定斑块等一系列治疗,刘先生的血压控制稳定,病情好转,目前正在考虑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刘先生出现的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医学称脑梗塞或脑栓塞,民间俗称“中风”,这是由于大脑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发生坏死,引起大脑功能障碍的疾病。通常情况下脑梗死可引起肢体瘫痪、视力下降、偏身麻木、说话不清等症状,而且这种症状常常可以持续 24 小时及以上。

  高血压是发生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如果血压不能控制在合理水平,则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管狭窄,甚至会引起血管闭塞或者堵塞,导致脑血管缺血缺氧,出现脑梗死。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调酯稳定斑块药物治疗。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患者,目前提到最多的是“FAST”标识。

  1. F:面瘫(Facial weakness),能微笑吗?有嘴角和眼角下垂吗?

  2. A:肌无力(Arm Weakness),能伸举上肢吗?

  3. S:言语困难(Speech difficulty),能吐字清晰并进行沟通吗?

  4. T:尽早就诊快速行动(Time to act fast)。

  如果出现了脑梗死应该怎么做呢?

  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梗死的患者,应尽快拨打120、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近送往有条件医院的急诊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如脑梗死由严重动脉狭窄引起,则需要至神经外科或神经介入科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当然最好是能在 4.5 小时以内获得治疗。及时早期治疗效果越好,死亡率以及致残率也会越低。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如何预防呢?

  根据有关研究,脑梗死的复发率高达到20%!即使通过相关治疗可以再通血管,但引发脑梗死的各种危险因素仍然存在,所以脑梗死的预防意义重大!

  1.定期至医院体检

  2根据医生医嘱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

  4.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锻炼,冬季尤为要注意保暖。

  5.饮食习惯良好: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控制在6g之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希望大家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脑梗死;血压;降压药;血小板;医生;生活习惯;危险因素;治疗;血管;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