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辅助器具——拐杖
2021年04月27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王燕萍

  拐杖是靠前臂或肘关节扶持帮助行走的工具。可分为普通木拐杖、折叠式拐杖、前臂杖、腋杖和平台杖等。前臂杖也称之为洛氏杖,可单用也可双用,适用于握力较差、前臂力量较弱但又不必使用腋杖者;腋杖较稳定,适用于截瘫或外伤严重的病人,包括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平台杖又称为类风湿拐,主要将前臂固定在平台式前臂托上,用于手关节严重损害的类风湿病人或手有严重损伤不能负重者,由前臂负重。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腋拐。

  腋拐的长度测量方法:

  患者的身高减去41cm。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或让病人站立,肘关节屈曲25-30°,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

  正确持拐姿势:

  调整高度,身体直立,将拐置于小脚趾前外侧约15-20cm,紧实接触地面。将拐的腋垫贴于腋下两侧的胸壁肋骨处。双手腕关节中立位(即手的位置和小臂在一条直线上,手腕既不上翻,也不压腕)握紧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完成移动。切记不要将拐撑在腋窝下,以免造成腋窝软组织、局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并且会影响步态。

  腋拐有如下使用方法,摆至步、摆越步、四点步、两点步和三点步,其中前四种方法都允许患肢部分负重,而最后一种方法一般是患肢不允许负重,则必须要使用双拐完成,如果用单拐完成,则说明患肢也是允许部分负重的。

  摆至步:第1步出双拐,第2步向前移动重心,同时双足向前摆出至双拐落地点连线后方。此方法是开始步行时常用方法,稳定性好,适用于双下肢伤病患者。如(腰段脊髓损伤佩戴长腿支具患者),缺点是步行速度慢。

  摆过步:第1步向前出双拐,第2步前移重心,双足向前摆出至双拐落地点连线前方,接着双拐向前伸恢复起始位置。在迈至步熟练掌握后可进阶为此方法,优点:步行速度快,但稳定性差,摆越幅度掌握不好有摔倒风险。

  四点步:第1步出左拐,第2步前移重心迈患腿,第3步出右拐,第4步前移重心迈左腿,故称“四点步”。因迈出一侧拐或腿时总会有三点进行支撑体重,比较稳定,贴近自然步态,但速度较慢。适用于双下肢伤病,但双下肢肌力较好者,或患者单侧下肢伤病可早期下地部分负重。

  两点步:第1步一侧拐与对侧下肢(患侧)同时迈出,第2步另一侧拐与对侧下肢迈出,故称“两点步”。此为“四点步”熟练掌握后的进阶步态,速度较快。适用范围同“四点步”。

  三点步:适用于患侧下肢完全不能负重,或者早期疼痛过于剧烈患侧下肢不敢着地负重时。第1步出双拐,第2步身体前倾患足跟进(不负重),第3步健侧下肢迈出,使健侧足迈至邻近双拐落地点,故称“三点步”,掌握熟练后或肌力较好可稳定控制身体时,也可跨过双拐落地点以加大步幅。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双拐;前臂;负重;步态;重心;拐杖;四点步;手杖;腋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