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与骨折有多少关系?
2021年04月27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房慧

  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加重原发性骨质疏松,容易再次发生骨折。创伤性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多会发生局部或全身性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可以有效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也对骨折后骨质疏松及再次骨折有重要意义。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症 ( osteoporosis,OP) 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平常都有哪些表现呢?

  1、疼痛

  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患腰背疼痛现象多见。疼痛感受会从脊柱向周围延续,静坐、仰卧时,疼痛感会有所减轻。而站立时间过久、弯腰、咳嗽时,疼痛会加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会因肌肉痉挛产生疼痛。

  2、驼背

  患者在疼痛症状出现后,脊椎的椎体因负重较大,易产生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逐渐形成驼背。

  3、骨折

  对于退行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受损

  骨质疏松的患者在胸腰部位出现压缩性骨折时,由于脊椎后弯,使肺活量减少。因此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呼吸功能受损症状。

  骨质疏松与骨折有多大的关联呢?

  骨质疏松症与骨折存在因果关系。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中骨折的患病率约20%,通常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首发症状和首诊原因。随着年龄增大,骨密度丢失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病理性骨折的病理基础,外力作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诱因。

  骨质疏松该怎么预防?

  1、牛奶是常见的钙源,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每天喝新鲜牛奶,可以有效预防钙缺乏。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银耳、豆制品、海带、虾皮等含钙量较高的食物。

  3、补充维生素D,可以利用多食蛋黄、鸡肝、鱼肝油,多晒太阳,适当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少喝浓茶、碳酸饮料、咖啡等。

  4、中年时期后,可以通过延缓自身的骨量丢失来预防骨质疏松。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前提下,额外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元素。

  5、老年人群体补充钙剂的同时,可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从而全面的预防骨质疏松。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是病理性骨折的基础,骨质疏松若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病理性骨折,甚至更为严重的合并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骨质疏松给予必要的重视。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疼痛;脊椎;病理;骨质疏松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