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肝癌?
2021年04月13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毛露露

  近日,知名艺人吴孟达患病离世,据媒体报道称其在农历新年前确诊肝癌,癌细胞已经扩散。我们熟知的名人中香港著名作曲及作词人黄霑、内地摇滚歌手臧天朔、音乐人赵英俊,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中国当代诗人汪国真,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焦裕禄等等都罹患肝癌离世。

  实际上肝癌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恶性程度非常高的癌症,据统计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8%左右,且肝癌高发于亚洲国家。全世界72%的肝癌发生于亚洲,而在亚洲国家中中国的肝癌发生率又是名列前茅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最新公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20”显示,中国肝癌的发病例数占全球45.3%,死亡例数占全球47.1%。近一半肝癌的新发病例在中国!肝癌高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患肝癌不分贫富贵贱,即使身为名人也未必幸免。

  谈及原因,以下五种情况可能引发肝癌。

  1、病毒性肝炎 :研究确认,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50%-80%以上的肝细胞癌因持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大约25%由于持续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的诱因里最危险的就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的“小三阳”患者,肝癌的发生率比正常人最多能高出100倍。

  2、黄曲霉毒素: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一些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常见于玉米、花生、稻米和小麦等谷物,由产毒的黄曲霉菌与寄生曲霉菌产生。食用了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后会增加肝癌发生风险。而且,乙型肝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素B1有协同致肝癌作用,两种共同作用更易引起肝癌发生。

  3、水源污染:饮用存在四氯化碳、氯仿、三氯和四氯乙烯、三氯乙烷等化合物的饮水时可引起肝癌。

  4、化学致癌物质:多次翻热后的剩菜和腌制食物里常常含有非常多的,可引发肝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最典型的是亚硝胺和亚硝酰胺。此外,长期酗酒、大量饮酒的人,患肝癌风险比常人高出5倍;长期接触农药或杀虫剂的人肝癌发生几率也明显增高,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非常重要。

  5、基因突变、遗传:肝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易感性。在有肝癌病例的家族中,其亲人出现肝癌的风险远高于无血缘关系的常人。环境的改变和病毒的作用都可引发基因突变,造成肝细胞异常分裂发生癌变。。

  根据以上原因,以下四类人更容易被肝癌盯上,要引起注意哦。

  1、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者:尤其是母婴垂直传播一出生即患肝炎的人群,以及肝炎病毒携带者。如果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则患病风险更大。

  2、有酒精性、血吸虫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如合并肝炎则患癌风险更大。

  3、饮食中经常含有致癌物质:如发霉的花生、薯干、萝卜干等。动、植物油有异味不宜食用。

  4、其他慢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脂肪肝,胆道系统疾病等。

  常见的肝癌病人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过程,也有部分患者不出现肝硬化,直接发展为肝癌,七成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肝癌有以下特点。

  肝脏是一个不存在痛觉神经的“沉默器官”。即使发生病变,早期一般没有痛感。此外,肝脏是个“劳模”,具有超强的代偿能力,即便2/3肝脏组织“罢工”,剩下的1/3,甚至1/4、1/5也可以正常工作,所以,不少肝癌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因此肝癌在早期没有典型症状,起病隐匿。

  癌细胞非常不安分,当它们以肝脏为大本营扎下根后,便不断开疆扩土,又因肝脏血供丰富,癌细胞极容易发生转移,它们会顺着血流转移至全身各处,其中最常见的转移发生在肺、骨骼和脑部。所以,大约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或其他局部治疗机会,即使能够手术或其他局部治疗,也常会复发转移。

  因此当出现以下不适症状时,就要警惕了。1、胃肠不适, 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等胃肠不适现象。2、肝痛,一般肝癌患者当肿瘤巨大而压迫肝脏外面的包膜,刺激痛觉神经,患者就会感到右上腹不适,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时轻时重,疼痛的部位可发生在中上腹、右季肋部、腰部及发射至右肩或右背部。3、上腹部出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凹凸不平。4、出血,一般常见的出血为鼻出血,或是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5、全身性症状,肝癌早期可出现乏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可能是因为癌组织缺血性坏死、坏死产物的吸收及并发感染所致。

  如何预防让你远离肝癌 。

  1.注射疫苗,疫苗接种可谓是尽早从源头把控,也是目前最为有效实际的方法,目前我国的疫苗接种情况良好,十年间已经控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0%降至1.3%。

  2.戒酒,喝酒伤肝,酒精的消化过程必须要经过肝,所以每一次喝酒都是对肝有一定的负担,目前因为酒精可引起的肝脏疾病,就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硬化。长期饮酒的人,肝癌的发生风险会增加5倍,而戒酒后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则可大大的缓解。另外若无饮酒,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可以减少10%。

  3.饮食注意,饮食上尤其注意要不吃发霉食品,霉变食品中含有黄曲霉素,不吃则可以降低黄曲霉素的致癌风险。另外也要减少食用腌渍或者各种发酵食物,因为在这些食物中,黄曲霉素也较容易超标。建议平时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4.控制情绪,老话常说,生气伤肝。确实情绪不佳,生活压力大容易影响身体的健康状态。临床也发现,很多肝癌患者还存有不少抑郁或情绪不佳的问题,所以平时及时调整心态,放松心情为好。

  5.定期进行检查,是尽早发现肝脏疾病并及时治疗的有效办法。尤其是肝癌的高发人群,更是要提高体检的频率,进行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以及针对肝功能等方面的各项检查。有肝炎或肝病的患者,至少每半年做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到达无法挽回的局面。

  ①超声检查。B超检查即方便又实惠,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以及大小和部位,诊断准确率较高。

  ②甲胎蛋白检查。甲胎蛋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可作为筛查时的辅助诊断,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

  ③CT检查。CT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但是直径小于2cm的肝癌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的有漏诊可能。

  ④MRI(磁共振)检查。该检查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肝癌病灶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如出血坏死、脂肪变性以及包膜的显示和分辨率均优于CT。对良、恶性肝内占位,尤其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

责任编辑:戴倩
标签: 肝癌;肝炎病毒;检查;黄曲霉;肝癌患者;肝脏;风险;甲胎蛋白;出血;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