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姚先生今年85岁,因“胸闷气急1周,伴咳嗽咳痰3天”,拟“肺部感染收住呼吸科。患者既往有脑梗病史,长期卧床,感觉障碍。入院查体可见患者右下肢可见一4cm*17cm伤口。家属主诉此伤口为使用热水袋时烫伤,家属陈述热水袋并不烫。请专科护士会诊后诊断为“低温烫伤”。
那么什么是低温烫伤呢?
低温烫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烫伤,是由于较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比如接触热水袋,烤火炉时间较长,同时人的痛觉比较迟钝时,就有可能造成烫伤。它和明火引起的烧伤和开水等引起的烫伤不同,表面看来烫伤面积不大,表皮也没有开水烫伤看起来那么严重,但创面比较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有的可深达骨质。打个比方,低温烫伤就像烤红薯一样,长时间低温烤,表面不黑不焦,而里面已经熟透了。人的皮肤有七层,五层表皮层下还有两层真皮层,低温烫伤的伤害不仅贯穿真皮层,甚至可以直达脂肪层、筋膜层,这种损伤程度,远比一杯开水直接浇在皮肤表皮要严重得多。
低温烫伤,更钟爱哪些人群?
婴幼儿:表达能力欠佳,如果监护人照看不周,很容易导致烫伤;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现象比男性常见,所以会更多地使用取暖工具;
糖尿病、脉管炎、中风后遗症等患者以及老年人:因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或障碍,易受到烫伤伤害;
麻醉术后患者、醉酒、过度熟睡的人:因意识不清也易发生低温烫伤。
应该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切严重的低温烫伤,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很难治愈,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依烫伤的程度而处理。
温馨提醒:
现在“低温烫伤”已经不是中老年的专利,年轻人在使用各种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使用金属和电子取暖器时,有封套的要使用封套,并且不要紧贴皮肤,这样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低温烫伤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