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钱奶奶(化名)三年前体检时发现左肺部多枚早期肺癌,并对左肺进行了外科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并一直定期随诊。但是看似平缓的抗癌之路实则坎坷,2021年3月,复查CT发现钱奶奶左肺部一个磨玻璃结节对比去年明显变大、结节中心实性成分增加,看来一个“顽固的敌人”又来进攻了。
拿到检查结果的钱奶奶担心不已,一方面是紧张,另一方面她想起了三年前自己经历过一次手术,“我能不能再进行手术了?”“手术身体吃不吃得消?”“肺组织会不会被切完?”钱奶奶万分忧虑。
20分钟,手术完成
钱奶奶及家属找到了浙江医院放射科主任张建军主任医师领衔的介入团队进行了会诊,放射科主任助理徐晓斌副主任医师对钱奶奶的肺部CT影像及个人状况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评估之后认为可以进行CT引导下介入微创消融治疗,他指出:患者肺癌术后,肺部出现结节变大或者新增结节在取得病理诊断后,介入微创消融术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手段。
经过充分准备,设置手术路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经20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
徐晓斌介绍,介入微创消融治疗术是通过插入肿瘤内部的消融针尖,在微波或射频辐射场的作用下生物组织中带电离子和极性分子(水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等)快速旋转摩擦引起肿瘤组织局部温度迅速升温导致肿瘤完全凝固坏死(烫死),并能使肿瘤周围血管凝固闭塞、阻断瘤体血供,防止发生转移。
对于早期肺癌,首先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尤其是3CM以下的小肺癌介入消融治疗是属于根治性治疗。另外肺癌减瘤治疗、肺癌术后复发者、转移性肺癌等,均可以进行介入微创消融治疗。
患者可以根据病情,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随着治疗手段的多样化,选择也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这些治疗能够以最小的创伤给患者带去健康的希望。”徐晓斌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