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姨,晚上跟小孩大吵了一架,当天晚上眼睛很痛,突然就看不见东西了。别以为这是个瞎编的故事,这是浙江医院眼科汪怿副主任医师碰到的一个真实病例,这位患者患上的就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及我国排在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不要以为它离我们很遥远,如果不保护好眼睛,青光眼随时会找上门。3月7日至13日是第14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 视野不丢,生活无忧 ”。为了让大家对青光眼的防治有更深的认识,听听汪怿怎么说。
情绪大幅波动,青光眼找上门
汪怿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一位阿姨,晚上跟小孩大吵了一架,当天晚上眼睛很痛,看不见东西。经检查后确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情绪波动容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还会使血压升高。长期出现情绪激动、视疲劳、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都可以诱发青光眼。”
为什么长期便秘也有诱发青光眼呢?“长期排便不畅,会使静脉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而长期疲劳,增加患上青光眼的风险。”汪怿解释道。“我们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通过听听音乐、旅游、写字画画,来陶冶情操、稳定情绪,这些都会有利于对这个青光眼疾病的控制。
关灯玩手机会得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个包括全年龄段的疾病,刚刚出生的小孩可能有先天性青光眼,十多岁的青少年也会得青光眼,成年人老年人也不例外。”汪怿介绍,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包括:
1.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就是说父母亲有青光眼的,那么他的孩子有可能会有存在情况的可能性
2.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他的白内障开始加重了,晶状体膨胀,可能会诱发青光眼。
3.患有高度远视的人,因为他的眼轴本身就比较短,眼睛结构跟正常人不一样,那么他也会容易的机会。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不好的患者和眼外伤的患者也容易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汪怿提醒大家,“不好的生活习惯,都可能诱发青光眼。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 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易怒激动和消极。
► 不要长时间用眼。
► 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中停留太长时间。在黑暗的环境里面待很久,瞳孔会散大,会使房角狭窄关闭,导致眼压升高,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不建议一次性大量饮水,突然大量喝水,血容量突然增加,有些人眼压也会升高,可能诱发青光眼。
它不可逆,患上就失去希望?
青光眼是眼科的一个慢性病,它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治疗过程是患者和医生相互配合的,患者需要做好长期随诊的准备。
一些青光眼的老患者,知道这个毛病该怎么做,就会很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治疗,这样对患者而言会很好地控制视神经的损伤程度。而有些患者的故事则让汪怿感到很惋惜,“曾经有一位患者,我们觉得他属于可疑青光眼,建议他一年来复查一次。结果后来他自己感觉眼睛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就没来复查。两三年后才来检查,检查后发现,他的视野已经出现了缺损,杯盘比明显增大。刚开始无明显的视野缺损,后来变成了弓形的缺损,视野进一步缩小,开始影响他的正常生活了。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及时复查。”
不要不把定期检查当回事!
青光眼有急性、慢性之分。如果是急性的闭角型青光眼,一些患者会出现很剧烈的眼痛眼胀,然后头痛、视力骤降,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果是原发性开角性的青光眼,出现不适的症状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前期可能有出现视疲劳,不明显的视力下降等情况。所以,如果是长期的、轻微的眼部不适,也是需要到医院检查的。
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来说,越早发现和治疗,对保持视功能会越有好处。因为青光眼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早发现,对眼睛的损伤会小一些。建议大家,如果眼睛有眼痛眼胀、看灯光出现五颜六色的情况,头晕等,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普通人的话,我们建议35岁左右,最好做一次全面的检查,每隔3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最好是每两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建议每年都要做一次检查。”
需要做哪些检查呢?汪怿说:“由于青光眼的分类比较复杂,所以相应的检查也比较多。一般来说,基本检查包括眼压、视力检查、视神经检查、视野检查、前房角检查等。目前还有一些基因检测,能检测到一些青光眼的遗传特性,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做。”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