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0年度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的通知》(浙卫办〔2020〕18号),浙江医院共计8人入选“55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其中,万曙、毛根祥被列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徐小刚、胡伟航、陈益丹、乔松、刘小利、杨丽被列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近年来,医院累计入选领军人才1人,创新人才7人,医坛新秀13人。
十三五期间,浙江医院筑巢“选”凤,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医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工作各项方针政策,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院长和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以人才兴学科、以学科强人才”的策略,出台一系列人才制度,内培外引,多措并举,启动“1530”人才培养工程,已先后完成两轮24人的“1530”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十四五期间以高水平健康浙江为目标,助力委省共建区域医学中心建设,打造医学高地,加快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对标省“万人计划”、省“551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升级打造医院“3060”人才培养工程,目前首批30人完成遴选正在公示,为全院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持,促进了医院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
万曙
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医院副院长,脑科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老年脑血管病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兼任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脑血管病精准诊治专委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秘书长,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心脑血管病防治专委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理事、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各类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开展了脑血管病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重点研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三墩院区)
周三上午(灵隐院区)
毛根祥
研究员,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老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对象。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浙江省基础公益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物毒理专委会青分委副主任委员等,《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编委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5.162)和《药学学报》等资深审稿人。主要从事老年医学相关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1项和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平台带头人项目等4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译和参编著作5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首位美国米尔斯坦亚美医学(MMAAP)基金会——厄玛和保罗米尔斯坦老年医学专项奖学金获得者。
徐小刚
助理研究员,博士,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组长,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曾先后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马里兰州立大学(UMD)作访问学者。兼任浙江省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和Human Pathology期刊资深审稿人。主要从事干细胞与转化医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和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各1项;累计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胡伟航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副科级),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兼任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营养与代谢分会青委。第一届“浙江省重症医学优秀医师”,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抗疫英雄,2020年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擅长ECMO 用于严重循环呼吸衰竭的支持,率先在浙江省开展了E-CPR,对VA ECMO导致的左心卸载不足有较深的研究。对ARDS、急性肾衰、重症急性胰腺炎、MODS,高危孕产妇抢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负责省市4项科研课题,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
陈益丹
副主任中医师,浙江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立法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针灸分会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浙江省针灸学会微针刀分会常委。长期从事针灸的临床应用与骨关节病机制研究,擅长运用针刺、灸法、浮针、穴位埋线、铺灸、微针刀等治疗颈肩腰腿痛、膝骨关节炎、中风、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失眠症、过敏性鼻炎、耳鸣、湿疹、带状疱疹、抑郁焦虑、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肥胖、月经不调、胃肠疾病及亚健康调理。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各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4项,参与包括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等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7项,参编论著2部,参与课题获奖2项。
专家门诊:
周三、周五上午(灵隐院区)
周二下午、周四、六上午(三墩院区)
乔松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浙江医院金华分院兼职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兼任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学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分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主要擅长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肌肉与周围神经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主持浙江省卫健委省部共建课题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厅课题项目1项,浙江省卫健委课题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厅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9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专家门诊:
周四上午(三墩院区)
刘小利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哈佛大学附属布列根妇女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访问学者;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脑科中心访问学者,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神经病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免疫学学组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老年电子研究杂志》通讯编委、《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编委、《实用老年医学杂志》编委。擅长急慢性脑血管疾病、眩晕及相关疾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近年主持省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周五上午(三墩院区)
周一下午(灵隐院区)
杨丽
副主任医师,浙江医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兼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学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老年阿尔兹海默病以及高血压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预测和社区防控。近年主持国自然项目1项、省医药卫生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中华期刊6篇,参编论著1部,以第一发明人/著作权人获实用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第27届国际高血压年会“最佳口头报告奖(BEST ORAL PRESENTATION AWARD)”,国内学术交流报告一、二、三等奖、国家项目组先进工作者等奖项十余项。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