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大学生通宵打游戏脑袋差点“爆炸”!冬季预防脑血管病一定要牢记这几点……
2021年01月11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近日,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病房,浙江医院副院长、脑科中心主任万曙主任医师查完房感叹:“这段时间天气冷,温差大,脑卒中病人增多。得益于现在越来越重视的科普急救,加上就医流程再造,不少脑梗患者恢复得都不错。但脑血管的养护,并不是一个冬季的事情,而是久久为功,贯穿全年始终。”

  预防在先 

  每年都做这项检查

  “我们科室里的医护,有一项组合检查都很重视,头部MRA+颈部CTA(颈部血管造影)。”浙江医院的脑科中心,融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等多个学科,医护都很重视这项检查,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了更好评估自己的脑血管情况,也是给身体摸个底。我每年都做,同时也建议一些病人加做该项检查,至少是头部MRA与颈部动脉超声的组合。”万曙解释,“很多人会觉得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病,但脑动脉瘤并非如此。动脉瘤是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的泡泡状隆起,可发生在全身动脉的任何位置,一般最常见的是在脑部、胸部、腹部等,其中脑动脉瘤尤为凶险。”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国内脑动脉瘤发病率为7%~8%,相当于100个人里面有七八个人脑中有这么个“不定时炸弹”,但多数人这个炸弹可能终身都不会“爆炸”。脑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概率为万分之一,而一旦发生破裂,死亡率很高。

  “正因为动脉瘤预后差,破裂死亡率高,所以更需要积极干预,有效评估。有房颤病史、过度肥胖、不爱运动、家族有类似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几类的人群要特别注意。从我们临床研究看,并非所有的脑动脉瘤都要手术治疗,但密切的随诊观察十分重要。大部分患者发现脑动脉瘤后还是要积极干预,以免突发破裂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万曙说。

  每天走路必上万步 

  冬季转为室内锻炼

  在谈及心脑血管健康时,万曙特别提到了运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要让身体动起来。以前我很喜欢打羽毛球、爬山,现在工作太忙,这几项爱好暂时搁置了,改跑步了。”万曙说,“一周起码跑一次,每次5~10公里,不强求自己跑多少,就是要拉伸一下肌肉,出出汗。平时在病房,一天起码走路一万步。”

  “春夏在室外跑,冬季,我就改为健身房跑步,避免温差大导致感冒和血管刺激。”这段时间已进入冬季,又遇上大降温,万曙说,“冬季锻炼要注意保暖,注意量力而行,这两点也是我反复和病人强调的。”

  万曙说,身边也有不少老年患者,有的人每天给自己定目标,一天要走一万步,没有走到一万步,就像没有完成任务一样;有的人早上四点起床,出门呼吸新鲜空气。

  “但在冬季,保护血管的第一要素就是不让血管受刺激。天气一转冷,我就跟病人反复强调,要注意保暖。因为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心脑血管病人要穿暖和,保护好头、脖子、脚等容易受冷的部位。冬季,外面冷,室内热,温差很大,老年人的心血管不适合这样的刺激,不妨将锻炼时间挪到中午,有阳光的时候,再外出锻炼,或者是选择健身房锻炼。长时间在户外的话,即便有太阳,也最好戴帽子,以保护头部血管。”

  控制体重 

  饮食要荤素得当

  万曙认为,健康体魄有两大基石——营养均衡的食物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现在国人的饮食富营养化,油腻吃太多,能量摄入太高,导致了血管负担的加重。动脉硬化、斑块,都和这个有关。”

  “所以,我们日常的饮食,要做到荤素搭档。但从血管健康的角度考虑,也不建议纯素,因为缺少营养元素的饮食,会影响血管弹性。”万曙教授说,“现在是冬季,很多人水分摄入很少,再加上开空调,空气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会增加,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老年人是脑血管病的高发群体。但近年来,年轻患者也在增加。这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万曙说,他接诊过一个21岁的大学生。“这孩子在春节期间吃得很丰盛,喝水却很少,又几乎天天通宵打游戏。开学前一周,他打游戏到凌晨,结果一站起就晕头转向,左侧手脚麻木无力。休息半小时后,症状缓解了,但没过多久,症状再次出现。天一亮,就在家人陪伴下到我们医院就诊,一查就是右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有血栓堵塞,幸亏手术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

  “所以,冬季我在办公室或者病房,手边一定有水。近年来脑血管疾病不乏年轻患者,甚至40岁左右已经形成第一波发病峰值,年轻人别把年龄当作资本肆意挥霍,运动、饮食、娱乐都应适度。”

  本文指导专家

  万曙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副院长、脑科中心主任、神经介入科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常务理事、脑血管病精准诊治专委会主任委员。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对各类神经外科疑难危重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各种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特需门诊:

  周一上午(三墩院区)

  周三上午(灵隐院区)

  名医门诊:

  周四上午(三墩院区)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动脉瘤;血管;脑血管疾病;饮食;神经外科;温差;保暖;病房;动脉血管;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