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手术难度最大的部位之一,而一位患者却偏偏在肝脏上长出了一个巨大的血管瘤。近日,浙江医院普外科勇闯生命禁区,成功为患者实施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切除了多块直径加起来约25厘米的巨大血管瘤,解除了患者的生命威胁。
肝内多发巨大血管瘤
腹中藏着一颗定时炸弹……
“想不到长了这么大的一个瘤,也没想到手术做得这么好!”在普外科的病房里,已经基本痊愈的刘女士(化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刘女士今年刚刚40出头,家住宁波,身体一直很好。让她想不到的是,巨大的危险悄悄地在她体内生长着。“之前没有一点异样,也不痛,没有什么不适。今年在当地做妇科检查时,医生通过腹腔镜检查子宫肌瘤时,发现肝脏部位有疑似肿块,我顿时慌了。”刘女士说。
9月初,刘女士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找到浙江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国良主任医师,经腹部增强CT及肝脏MRI增强检查,拟“肝血管瘤”收住入院。
25厘米的巨大血管瘤切下来
患者如释重负
“从CT上看到,这个肝血管瘤十分巨大,真的很罕见,幸好患者当时做腹腔镜检查时,没有顶破肝血管瘤,一旦受力破裂,会危及生命。”王国良介绍。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女性为多见,肝血管瘤小于5cm,且身体又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像刘女士这样巨大肝血管瘤,那必须手术治疗。
肝脏手术是外科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而且是多发点巨大肝脏血管瘤,肿瘤生长的位置也非常凶险,大血管非常多,肿瘤又把肝脏静脉包裹住,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患者大出血,不仅肿瘤难以切除,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普外科团队立即开始研究治疗方案。
9月7日,王国良准备为刘女士行“右肝叶切除、左肝血管瘤切除”,术中探查发现,右肝V、V1段见血管瘤,直径约8cm,边缘包绕胆囊;位于V1段下缘见一带蒂肿块,蒂粗约2.5cm,游离腹腔中,肿块约12*10*10cm;左肝II段边缘可见肿物,直径约5cm。在团队的努力下,手术非常成功,目前,刘女士即将出院,巨大的生命威胁不复存在。
什么是肝血管瘤?
很多人体检的时候会看到报告肝血管瘤,以为是肿瘤,会很担心。那么什么是肝血管瘤?都有哪些危害?要不要治疗?怎么治疗呢?
血管瘤的发病多认为与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有关,也就是与生俱来的,但往往在中年以后才能被发现。主要是幼年时血管瘤一般较小,也没有临床症状,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它可以在肝脏的任何部位出现,或单一,或多发。肝血管瘤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都有可能。
肝血管瘤具体出现的原因类似于血管的畸形。一般情况下大可不必担心。
2cm大的肝血管瘤一般不会有感觉,也不易被发现。但是如果血管瘤过大,也会有一定的危害。
1.随着肝血管瘤的增大,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使得肝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2.肝脏主要负责解毒功能。肝血管瘤会损害肝脏的代谢,一旦代谢功能发生紊乱,整个机体都会受到影响。
3.肝血管瘤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会对血液的流动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肝脏周边的各个器官,引起并发症。
4.肝血管瘤会破裂,严重会危害生命。肝血管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特别是老年人在摔跤或者受到外力的撞击情况下,肝血管瘤会出现破裂引起大量出血,会有生命危险。
肝血管瘤要不要治疗?
一般对于<5cm的肝血管瘤,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监测血管瘤的变化。当肝血管瘤>5cm,并且伴有临床症状,就应考虑手术切除。
要注意的是肝血管瘤是不能自愈的,因为肝血管瘤是会随着时间增大,建议患者到医院定期复查,必要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发现肝血管瘤一定不要紧张,要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肝血管瘤患者要禁酒、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肝区受到撞击。
本文指导专家
王国良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兼任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常委、浙江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普外科临床诊疗经验。主治甲状腺、胃肠道、肝、胆、胰等器官及系统疾病,尤其对肝、胆、胰疾病及胃肠道肿瘤的诊治较有心得。擅长诊治甲状腺癌、肝癌、胃癌、肠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及急性胰腺炎。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三墩院区)
周一下午(灵隐院区)
名医门诊:
周二下午(灵隐院区)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