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梗、脑梗住院不在少数,年轻人凭着自己年轻力壮,往往不把这些“老年病”放在心里。然而胡吃海喝、抽烟熬夜之后,危险却在悄悄降临。近日,杭州一名34岁白领在连续熬夜加班后便患上了急性心梗。
抽烟熬夜男子突发心梗
34岁的高先生(化名)是杭州某商场部门经理,体质一向不错。平日,高先生工作非常忙碌,经常要加班到深夜,每日睡眠时间往往不足6小时,熬夜加班时,他还常靠抽烟来提神。
9月初的某一晚,高先生和同事一起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才离开。由于第二天是周末,他一觉睡到下午,醒来时却感觉胸闷不适,休息一会后,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逐渐加重,并出现头昏、大汗淋漓和呕吐的症状,立即拨打120前往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就诊。
接诊的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常青副主任医师介绍,高先生入院时,病情已十分危急,医生诊断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随即开通绿色通道为他进行急诊介入手术,目前,高先生恢复良好,醒来后的他打趣道:“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年纪就心梗了,秋天的第一趟医院,竟然这么凶险……”在医师的建议下,他决定慢慢树立起良好的生活作息。
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介绍,现在中青年心梗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有50%~60%的人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但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抽烟熬夜等。
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心梗往往更危险。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肌坏死面积扩大,心功能严重受损,就会出现心律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或猝死。因此,必须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为病人打通闭塞的血管,患者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一旦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浙江医院心脏中心开展
“世界心脏日”大型义诊活动
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主要原因跟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不足有关。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浙江医院心脏中心专家团队于今日在三墩院区门诊大厅开展“聚力凝心 齐力救心 ‘世界心脏日’大型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金红峰主任医师、杜常青副主任医师,浙江医院门诊部主任、心血管内科王亚利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前来参加义诊,为患者答疑解惑、测量血压、心律失常早期筛查……同时,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及详细讲解等方式宣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征、急救措施、危险因素管理、药物使用、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等,并现场开展心肺复苏术演示与体验,呼吁公众关注心脏,关爱心脏健康,让公众认识到健康的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现场义诊的患者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希望今后多多举办这样惠及老百姓的健康义诊活动。
如何更好地护“心”?
唐礼江介绍,有效“护”心有“五大处方”:
一是药物处方,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定期随诊,在医师专业指导下遵循指南规范使用药物,不同患者要选择个体化用药方案;
二是运动处方,在治疗过程中有效强度的运动,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营养处方,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四是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是克服不良情绪的关键之一;
五是戒烟限酒处方,戒烟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而且已被我国心血管的相关指南列为重要的干预措施。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