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好友崔雪莉自杀身亡不到1个半月,韩国娱乐圈再传噩耗,抑郁症女星具荷拉自杀身亡,年仅28岁。花一般的年纪,本应该绽放花一般的美丽,可是她们甚至连挤出一个笑容都艰难;少女情怀总是诗,可是她们却被阴郁、自残的阴霾笼罩,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吴万振副主任医师说,近期他的门诊、住院患者中,一半以上都是青少年。几个少女患者,虽然没有韩国偶像那样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均被抑郁症所困,让他印象尤其深刻,不胜唏嘘。来听听她们的自述。
我生病了,爸爸不许我吃药
——大一女生欢欢
我的妈妈“死”了,可是她明明还活着。这样说,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
7岁的时候,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离婚了,我太想跟妈妈一起生活了,也如愿被判给了妈妈抚养,可是……我到现在都无比懊丧我的人生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可是”。虽然我的法定抚养人是妈妈,可是一直以来却要跟爸爸一起生活。那个时候的我,真的太无力了,心底里有再强烈的意愿、呐喊都无济于事,最后只能接受安排,接受家里不再有妈妈的生活现实。
对于这个妈妈,怎么说呢,有时候我宁愿她远走他乡了,不在了,也好过她突然变成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她明明就还跟我们住在同一个村,只是搬进了另一个叔叔的房子,后来他们还生了一个小孩——那个理论上是我“弟弟”的男孩。小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他们一家三口进进出出,开开心心,这样的画面明显很刺痛我,可是又没人告诉我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有几次我问过爸爸,他的拳头又无情地落在了我的身上,后来,我就不问了。不是环境适应你,是你要去适应环境,不是吗?
越来越觉得我活着是多余的!最近常常有这样的念头,睡不着,心情很差,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你说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这个学期,我才从家乡来到杭州读大一,也意识到是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我跟爸爸讲过,可是他不当回事,他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多了,怎么就你抑郁……”医生要我接受抗抑郁治疗,爸爸交代我千万不要吃药,对身体有副作用。
状态:那一次门诊之后,欢欢(化名)就消失在医生的视野里,再也没有来过。
我又不是巨婴,“鸡汤”省省吧
——大二女生萱萱
我心里的这扇门,拒绝对她开放,而这个人,是我的妈妈。这次确诊住院之前,我还曾经希望她改变,现在,反正她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不想听也不想理,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说我的人生是A模式,可是妈妈一定要拿她的B模式往我身上套,根本不现实啊。从小到大,她对我说话从来都是命令式口吻。写一小时作业看几分钟手机,她只看到我玩手机,来一句:“怎么会有这么不要好的人?”初中,她开始给我讲大段大段的大道理,那个时候开始,我故意跟她反着来,她说往东我偏要往西,她动手我必回手,通常最后总是我回到房间把门一关,而妈妈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
我曾经跟妈妈说,以后结了婚不想要小孩,你猜她怎么回?不生小孩的女人就是不会下蛋的母鸡!我生这个病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是她非要通过熟人找医院,让全天下都知道我有病。我知道我生这个病需要吃药,可是用得着她每天定时定点提醒吃药吗?微信一时没回,她就给我同学发、满天下找我,用得着这样每天每天提醒我是个病人吗?
我现在还在读大学,但已经通过自己的能力在外面赚钱,又不是巨婴,也是有脑子的人,最反感她那些大段大段的“鸡汤”。比如,我跟相恋两年的男友分开了,只是告诉她一声,她就每天发几十条大段大段的语音,什么“有些时候人要面对现实,不能老活在回忆里,摆一摆手,该放手时就放手……”“越是困难的时候,就更应该大口呼吸,大口吃饭,让自己变得强大……”,道理我都懂,我只是需要她什么都不说、默默支持我就可以了,她做这些实在太多余了,那些语音,我打开第一条,后面的全都懒得听。
状态:萱萱(化名)目前住院接受抗抑郁治疗中。
我不优秀,她为什么就是接受不了?
——高一女生妍妍
那天我住院吊点滴,妈妈还在唠叨:“别人的孩子那么优秀,你搞成现在这样,就是因为不努力!”从小到大,我跟她说了成百上千遍,我不是不努力,而是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她的要求,可是她总是坚定地认为:我的努力程度不够。我今年高一,都住院了,她还跑来跟我吵,还要来逼我。
妈妈对我的要求一直比较高,小时候,大事小事,她总是就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揍。这两年我一直很不开心,尤其初三的时候,学习真的压力山大,自认拼尽了全力,最后还是没有考取理想的高中。真是听够了妈妈的数落,不够努力不够努力不够努力……我就是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可是她为什么就接受不了呢?她就是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不优秀。高中的学习,你们懂的。最近一个月,我没办法上课,什么都学不进去,我跟妈妈说要去医院看病,她说又不是什么硬病,有什么必要。就因为我跟同学在一起,还能说说笑笑,吃吃零食,她就觉得我没问题?太搞笑了。
妈妈真的关心我、爱我吗,还是她只在乎我有没有成为她期待中的女儿?我也一直在逼自己努力,但是没有用啊,我接纳自己的样子,可是她打算什么时候才肯接受我就是我?
状态:由于妍妍(化名)的情绪持续波动,在医生建议下已转往外院半封闭精神卫生科病房接受治疗。
刺激与挣扎
抑郁少年的失控人生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抑郁症是目前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仅次于车祸。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吴绪旭说,排除遗传因素,需要尤其警惕的青少年抑郁症几大因素还有这些:
1.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这样的变化可能来自学校、家庭或是一些突变事件。如果周围的环境不能给予他们美好的成长体验,一件小事也会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摧残,再加上日积月累的沉淀发酵,有可能会愈发抑郁,最终患上抑郁症。
2.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青少年患上抑郁症也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如果父母的婚姻出现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严重影响,再加上婚姻问题使很多家长无暇顾及到孩子的心情,很多青少年会因此患上抑郁症,对婚姻失望;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及孩子的接受力和承受力,不断给孩子施压,导致孩子因无法达到父母期望或者压力过大而患上抑郁症。
3.除了父母,老师是青少年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长辈之一,而他们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也会影响到青少年。一些老师可能会由于自身所面临的生活困扰而对学生缺少热情、冷眼相待,将情绪带到工作中,使得学生因畏惧而患上抑郁症。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