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岗位都是一种历练
2019年10月2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个“中国医师节”里,浙江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乔松主任医师作为青年医师代表,在医院医师节系列活动中发表了一段感言,道出了自己在不同岗位上的历练心得,也反映了一名普通青年医师的成长常态。

  2005年来到浙江医院,乔松先后从事了重症医学科(ICU)与重保保健工作,他曾作为浙江省第22批马里医疗队队员,参与了长达两年的援非工作,由于工作优异获得了马里国家勋章,他坚信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会有所收获。

  去援非时,乔松的孩子才刚刚出生,虽然这个决定很艰辛,但他还是服从了工作安排,后来当他得知,科室成员自发组织每天去他家中帮助照顾6个月大的婴儿近2个月时,除了深深被感动,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马里当地患者提供更大的帮助,方不辜负祖国交予他们的任务和使命,不辜负医院领导同事给予他的支持和帮助。

  在援非阶段,乔松主要负责医疗队里的重症医学科工作。那长达两年的援非经历,也使他的人生规划、理想有了改变。

  “医生是伟大的,因为医术和人心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有疾病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医生的身影,无数个日日夜夜,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救治着被疾病折磨的人们。”在他到达马里的第3个月,有一天,一位在马里工作的中国同胞突发重症疟疾,而且是最严重的的脑型疟疾。当时,人送过来时已经昏迷,各项生命体征也都不稳定,并发了肺部感染,病情很危重。他立即联系医疗队领导,组织相关专家和马里当地医疗团队紧急会诊,共同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10天积极的抗疟疾及支持对症治疗,病人转危为安。后期恢复的很好,又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了表达对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病人多次携带工作所在地的特产来看望他们。

  回国后,乔松回到神经内科。丰富的阅历让工作越加得心应手,入选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周围神经与肌肉疾病学组成员,执行双下沉任务中组织指导下沉单位开展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目前已成功溶栓患者近200例,得到了医院、下沉单位及病患与家属的一致好评,多次受当地媒体采访报道。同时授人以渔,协助成立了神经病学学组并作为学组委员,促进当地的神经病学全面发展。

  “医疗工作是神圣的。”乔松说,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什么病人,对医疗工作者都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个责任的体现。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来时的成就感、喜悦感,大概是当医生最大的一个享受。

  马里随想(乔松援非日记选摘)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雷阵雨

  一次别离

  蓄积了半年的情绪没有像想象那样爆发,在忙碌中仿佛一切都那么平静,妻子默默地为我收拾着行装,女儿懵懂天真的无邪微笑却是我最不敢触碰的牵挂!年迈的父母也刻意的回避一切与出发相关的话题,只使用最简单淳朴的话语谆谆嘱托:养好身体、注意安全、家里放心。

  心中藏着无尽的难舍离别,表面的平静蕴藏着的却是更大的深情。当我正式接受援非医疗任务时,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把我的一切思想牵动了。作为一名医者,悬壶济世舍我其谁,能跨越国界奉献自己的一技之长是我辈无上的荣幸。也许就是这种情感让我异动的心情如此平静,仿佛平静的海面下涌动着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救死扶伤、消除人间苦痛;就是不辱使命、为国争光;就是奉献知识力量、不忘国家、单位的培养!

  出发的车轮缓缓开动,牵动着我无尽的思念,心中却怀揣着美好的憧憬和淡定的自信飞向马里——我的使命、我的荣光!雨水不断敲打着车窗,外面的世界模糊了,像是不忍让我更多的看到离别的悲伤,又像是奏响欢快的音乐在为我送行,再见了,我的亲人们!再见是为了更好地相见,两年之后一个不同的我会再次与你们相见!

  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多云

  文化差异之我所见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经过无数历史变迁所形成的一种信仰,一种对事物认识的思维规律,它承载了无数民众的思想沉淀,也指引着一代代人的前进方向。今日所见既可认为是文化区别造成的差异所致。

  马里医生认为,马中合作是医院运行的基石,一切事物因本着这一原则形式,而且我为主,你为客,事情应以我为主,我在定好运作基调的同时与中方医生协商!中方医生认为,医院的良好运行是在两国医生共同努力下完成,运作模式应是共同协商,不应以任何一方为主导!

  就在这短短两天,经历了文化差异的碰撞、摩擦,进而相互融合、包容。让我感慨颇深,我想: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可这种差异是可以通过交流、沟通被弥补和接受的!两国文化尚如此,那我们人与人的关心呢?!

  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晴

  异国查房

  今日查房,多么熟悉的字眼,可在异国他乡却别有一番滋味。不言其他,只言患者,经过昨日的努力,患者病情有所稳定,虽未见有明显好转,但也止住了我们医疗救治工作的颓势。稳定、稳定,稳定了我们就有时间,我们就有希望,携手共同努力,希望就在眼前!

  2011年10月19日,星期三,晴

  第一台手术

  今天是我们在马里医院的第一台手术时间,外科同志的表演终于要开始了,舞台已经搭好,虽无灯光、背景效果,但是大幕已经拉开了,美不在于舞台,而在于舞者,我坚信,我们的外科专家们定能翩翩起舞,威名远播!

  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晴

  一场生命的竞赛

  呼啸而过的树木,飞驰的车轮,争分夺秒,一切只为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位同胞的生命。在几百公里外的驻地,一位同胞不幸罹患脑型疟疾,严重的脑水肿随时可以夺走他的生命。当患者到达时,人已经陷入昏迷状态,没有意识,瞳孔缩小,对刺激没有反应,呼吸不规则,高热,不断地呕吐,随时面临窒息的危险……所有症状都显示患者危重,经过简单的询问病史,交接病情,队委立即决定进行抢救。马里医生也不含糊,马里医院院长、医务总监立即会同急诊科主任开展抢救,生命体征监护、口腔保护、紧急气管插管、开通静脉通路、下胃管、导尿……马中双方医护人员动作利落、有条不紊的开展了急救工作。气道打开,SPo2从90%左右升到99%,急救药品经静脉通路输入患者体内,反流呕吐减少,导出尿液1800ml……一项项数据显示患者生命体征有所稳定,没有停歇、没有休息,患者直接经绿色通道进入ICU,急救床位已经备好,呼吸机待机状态,马方医护人员已为患者做好了一切准备。抗疟治疗、抗菌治疗、胃粘膜保护、营养治疗、急检血常规、肝肾功能……没有一秒钟的耽搁,马中双方医务人员紧密的衔接,无间的配合,只为一个目的——挽救生命。这场生命的竞赛经不懈的努力暂时由医务人员获得了胜利,而更多的考验还在等待着我们。

  2012年1月24,星期二,晴

  愿你快快成长

  曾经懵懂的女儿已能盘坐(出发援非时女儿才刚出生),那可爱的笑容变得越加的灿烂,还是那样的天真烂漫,每每见到萌发的小牙和络绎不绝的口水,一种爱意油然而生!女儿呀,你知不知道,爸爸在遥远的国度思念你,愿你健康快乐,愿你快快成长,让爸爸牵着你的手来欣赏着美丽的世界。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马里;医生;医师;文化差异;成长;医院神经内科;工作;普通青年;主任医师;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