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拌面还有没有?”“李大姐,我要打千张结,不要肉”“李大姐,来块红烧肉,肉要精一点”……在众多浙江医院员工的口中,她是有求必应的食堂李大姐,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那一次“叛逆”,就没有后来李大姐和浙江医院整整26年的缘分。
食堂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李大姐
李大姐是山东人,名叫李荣华,1993年高中毕业后当了小学老师,面对被家人安排好的生活,她并不满足。“我的人生我做主”,李大姐从山东老家跑到杭州,因缘际会,那年7月,她成为浙江医院膳食科的一名员工。之后结婚生子,她就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医院灵隐院区长长久久地待了下来。
渐渐地,李大姐烧得一手好肉的厨艺在医院内传开,红烧肉、狮子头、千张包……她去病区送饭时,经常碰到医生护士来求证:“昨天的红烧肉是你烧的吗?味道真不错。”
正宗的李大姐牌红烧肉,只放5样调料:生姜、料酒、葱、酱油和白糖,和现在又放辣椒又放香料的流行烧法不一样。食堂的大锅菜,和家里的烧法也不同,青菜要氽烫好再下锅炒制以保持卖相,李大姐说:“大家工作那么辛苦,不可以让你们来到食堂吃到菜叶发黄的菜。”早上同事忙不过来,她也会帮忙一起做包子、发糕等等。
食堂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李大姐。工作多年,她收获了一箩筐的荣誉,包括多年的浙江医院年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曾获得2016年度委系统优秀工会小组长的肯定。李大姐说:“很开心,也很知足,每天能尽心给大家提供三餐饭菜,让职工能吃的放心,就是我最大的开心。”
夏天:灶台前六十度“蒸桑拿”
冬天:穿着短袖依旧汗如雨下
当满天星星还眨巴着眼睛的时候,当大家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李大姐却已经奋战在岗位上,以锅碗瓢盆为机器,以柴米油盐为原料,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回首在岗的26年,李大姐感触颇多,总结三个字:不容易。
每到夏季三伏天,杭城的气温就会飙升至临近40度,食堂内炉火喷着灼热的火焰,锅里冒着热气,烹饪间的温度则是高达五六十度,整个烹饪间就是一个“桑拿间”,这些对于李大姐来说简直是“火”的考验,就是在这样的高温工作环境下,她为了给大家提供可口菜肴,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为了保证菜肴质量安全,食堂的工作人员不得脱工作帽,李大姐的脸颊常常被炉火烤得通红,汗水湿透了工作服贴在身上,只能大量喝水补充,就餐高峰期连水都没有时间喝。
而在寒冷的冬季,当员工和患者穿着厚厚的棉袄来打饭时,她却穿着短袖,脸上都是汗水……
“持久站”一轮又一轮
努力留住员工和患者的“胃”
李大姐回忆,以前洗切素菜,要准要快还要“持久站”,每天要洗切的菜就有好几百斤,长时间站着洗切菜,腰弯极为难受,有时洗完菜时,腰都直不起来,冬天,她的手长时间浸泡在水里,都皱得像干萝卜条,红通通的……
辛苦的付出总会等来回报,记得4年前,一名住院已久的徐大爷特地来向她告别。原来,大爷即将出院,在住院期间,每天都来食堂打早餐,李大姐精心为患者打包好馒头、稀饭等,日复一日,徐大爷临走时,不禁留恋起她的早餐,并开玩笑说:“舍不得出院了。”
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口罩一天更换三次
这几天,李大姐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有时候口罩每天需要更换三次,她说:“食堂工作的确很累,有些人做不来,不到两天就放弃了。”李大姐能够坚持下来,除了能吃苦,还因为有一种平和的心态。
灵隐院区的四季,各有各的美,而李大姐最喜欢这里的秋季,“秋天给人诱人的成熟感,相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感觉。”
因为岗位轮转,李大姐目前在灵隐院区食堂负责统筹。早上6点到医院,早饭过后,厨师长开出当天的菜单,8点左右,李大姐和她的同事们就开始为大家的午饭忙活,先洗菜、配菜,9点左右,素菜开始下锅,10点左右,荤菜的香味飘起,11点左右,送到病区的快餐打包好送走,他们又开始第二轮乃至第三、四、五轮的烹制。
要问灵隐院区食堂最热销的菜是哪一个?浙江医院员工对番茄炒蛋有一种迷之热爱,但凡菜谱上出现它,李大姐都要配菜好几轮,大锅菜的铁盘快空了,赶紧配菜赶紧再烧。
26年,见证医院食堂的变迁
没有驰骋疆场,没有轰轰烈烈,更没有惊天动地。但她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将勤劳、淳朴的美德与干练、坚韧的品格融为一体,日夜弹奏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在平凡的岗位上闪烁着无比灿烂的光芒,造就了一种别样的不平凡!
26年,李大姐见证医院食堂的变迁,膳食科从她进院时的30多人,到如今两院区的超百人;从一囗烧煤烧菜的大锅加一个烧稀饭、开水用的气锅,到如今的现代化厨具设备一应俱全;从18个小圆桌子供百余位职工吃饭,到仅仅三墩院区食堂就能容纳600余人就餐……此外,灵隐院区的新食堂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放中。
26年,见证食堂变迁
和大家一样,李大姐也很期待灵隐院区的新食堂:“有很多期待和向往!当职工坐在凉爽的空调下尝着美味吃着佳肴时,想想我们工作的辛劳。大家的满意,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与支持!”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